如今,北方城市全面启动供暖,但是却遭遇“屋暖了,霾来了”的环境尴尬,沈阳空气PM2.5浓度一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注:PM2.5浓度超过75即为污染),引起全国关注。11月16日,合肥市区集中供暖正式启动。那么,合肥供暖是不是也烧煤,烧煤是不是就有大气污染?对此疑问,合肥热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汪昌跃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合肥供暖燃煤排放执行的是被称为史上最严即超过欧盟标准的最新国标,不仅不会增加污染而且会为合肥减少污染排放作出巨大贡献。”
目前,北方地区大部分实行区域锅炉房供暖,不仅热效较低,而且排放无序。合肥供暖应用的是热电联产,与北方供暖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在热电集团的统筹下,合肥实现了统一供暖,全市供暖共有5个热源厂,仅有5个看不到“冒烟”的大烟囱,先后替代了2000个到处冒烟的小烟囱。在此基础上,几年来合肥热电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已经实现了“绿色供暖”。除了供暖,热电集团的蒸汽供热更是工业企业的重要清洁能源,为推动合肥城市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源热电厂区
设备升级
投资1亿用上热效最高机组
2010年,是合肥热电集团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热电集团开始自我革命,走上了一条创新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作为热电集团“领头人”,汪昌跃不仅拥有前瞻的战略眼光,更有超人的魄力和勇气。如何转型升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肥热电集团人将自我革命第一刀砍向了生产设备。
老设备,老技术,能耗大,热损高。从2009年到2010年,短短一年时间里热电集团果断关闭所有抽凝机组,淘汰所有链条炉,改为热电行业能效最高的背压机组和最环保的循环硫化装置。改造以后,供热机组热效达到79%以上,是目前热效能利用率最高的供热方式,而一般锅炉房供热效率仅在38%~40%之间。仅设备更换这一项,热电集团就拿出了1个亿。
在此基础上,热电集团又在热源厂推动运行自动化升级,把运行调节、节能降耗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到新的水平。“比传统DCS系统有很大的升级。虽然降耗只有1%~2%,但是一年可节约600万~700万成本。”除此以外,热电集团还对运行管网进行升级,淘汰了所有裸露在外的“地沟管”,有效降低了热损。
抽凝机组
背压机组
信息化改造
数字化站房节能10%~20%
信息化,是合肥热电集团推动自我革命、实现供热转型升级的另一把刀。小区供热站房,是蒸汽供应链上的最后一站,也是决定最终供热效果的关键一环。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区站房数字化改造,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改造以后,站房运行恰如变频空调模式,根据气温和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热量,自动化、低碳化运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
利用3年时间,热电集团改造了100多个站房。累计起来,整个蒸汽供应量增加了48%,煤炭消耗量只增加了不到3%,一年节约煤炭超过16万吨,热损从24%降到16.9%。小区站房自动化改造,平均每个小区耗能量下降10%~20%,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也降低了用户的供热成本。以望湖城小区为例,改造之前每户每平方米供热成本为25元,2014年改造第一年成本降至21元,节能20%。对于业主投资费用,热电集团原本承诺三年收回成本。改造后,良好的节能效果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广大用户一年内就收回了投资。
数字化站房
减排降污
投入3亿脱硝除尘烧污泥
转型升级,合肥热电集团人在“加”、“减”两路上使出了多把“快刀”。如果说,设备升级、信息化这“两把刀”舞的是提高热效的“加法套路”;那么,脱硝改造、降噪改造、布袋除尘、污泥焚烧这“四把刀”砍的是降低排放的“减法招数”。
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方面,合肥热电集团实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特别是今年一年,投入9000万元进行脱硝改造,五个热源厂全部达标排放。在噪声治理方面,热电集团各热源厂及小区站房积极开展降噪改造,六年来累计投入将近5000万元。在除尘方面,各热源厂实行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模式,确保烟囱不冒烟。
除了降低自身排放,热电集团还积极担起国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先后在天源热电和东方热电这两大热源厂建立污泥干化焚烧设备,目前热电集团污泥日最大处理能力540吨,年焚烧污泥量约为9万吨,极大缓解了城市污泥带来的巨大环保压力。另外,经污泥处置成本测算,热电集团每处理1吨污泥要亏损20~30元。按一年污泥处理量9万吨计算,热电集团因污泥处理带来的亏损就高达2000多万元。
减法“四把刀”,刀刀为环保。汪昌跃算了一笔账,几年来热电集团在环保方面先后投资近3亿元,把蒸汽供热建成了一个低碳环保的绿色生产线。
污泥干化设施
近燃标准
“合肥供热”排放标准高于欧盟
热效提高,能耗下降,污染减排,合肥热电集团目前正在建设的新站热电厂以及即将开通的金源热电改扩建工程执行的是“近燃标准”,也就是说其排污指标已经可以和清洁能源天然气相媲美,这是超过欧盟的世界最严排放标准。数据为证,燃气排放标准,氮氧化物35毫克/立方米(单位,下同)、二氧化硫50、粉尘5 ;合肥热电集团燃煤排放和燃气标准唯一不同的是粉尘,排放浓度为10(国标为50),因此称为近燃标准。2014年,合肥热电集团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企业贡献奖”。由于污染排放量很低,路过热电集团几大热源厂,虽然能看到烟囱,但是从来看不到“冒烟”。汪昌跃信心十足地表示:“不冒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排放标准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什么时候你看到冒烟了,那就是生产出现‘故障了’。”
刀法舞得好,还需好钢刀。无论技术升级,设备改造,还是管网建设,热电集团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这里,所有设备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门槛,来路不正、质量无保的设备坚决不要。为此,合肥热电集团根据合肥特点,制定了高于国标的合肥热电技术标准。对于供应商和主要设备的采购,通过供应商评价方式提出名单,以“短名单”方式确定工业商和采购设备,以实现“五年不维修 十年不落后”的质量技术标准,打造出“不冒烟”的供热工程。
蒸汽供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是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性配套工程。为适应创新转型升级新形势,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力,今年几大开发区,主动和合肥热电集团联系,要求把蒸汽管网铺设到位。截至目前,合肥供热主干管网实现了建成区和三大开发区全覆盖,现正向庐阳产业园、双凤开发区、小庙产业园延伸。预计,明年3个工业园区小锅炉可以全部被取代。此外,肥东县城也将铺设供热管网,开南方县域供热的先河。
循环硫化床锅炉
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
引进国际技术
合肥供热获德国节能减排补贴
善借他山石,巧攻本土玉。在热电联产领域,合肥热电集团不仅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头,而且还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由此,合肥热电集团还书写了中德经济和环境合作的友谊新华章。汪昌跃告诉笔者,合肥热电集团正在引进德国SIV公司的热网和客户管理系统,这是德国具有高端水平的公用管理技术。该软件投用后,合肥的热网热损还将下降10%,一年下来可减少热损成本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热电集团引进德国SIV公司热网管理软件项目已被列入德国政府经济部对外经济合作项目,作为节能减排补贴,列入政府协议,提供资金支持。据介绍,德国SIV公司热网管理软件项目共需资金210万欧元(1500万元人民币),德国政府投资50%(105万欧元)。此外,SIV公司投资40万欧元,代傲公司提供20万欧元,热电集团自筹60万欧元。目前,这一合作项目正在积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