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读美国政治圈内部的权谋并不容易,而11月17日参议院以52比46票通过针对《清洁电力计划》(Clean Power Plan)否决案背后的政治角力同样也很难一语道清。当网络上充斥着“美国《清洁电力计划》被国会否决”的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标题时,关注气候问题的中国读者开始质疑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并对即将揭幕的巴黎气候谈判的前景感到担忧。为此,美国环保协会专家奈特˙科恩(Nat Keohane)和杰瑞米•西蒙斯(Jeremy Symons)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在开始讨论之前,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清洁电力计划》不会受影响。尽管参议院投票否决了清洁电力计划,即将于12月初进行的众议院投票结果亦难有惊喜,但是《清洁电力计划》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只要奥巴马总统不同意,否决就不会生效。而奥巴马已经不能再明确的表示过,他不会同意任何反对他主导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提议。当然,国会两院还可以再次投票推翻总统的决定,但这需要参众两院各有2/3以上反对票,这个票数能达到吗?
大家要知道,美国的公众强烈支持美国在气候问题上起到表率作用。《清洁电力计划》自今年夏天公布以来,公众对限制碳排放的支持度有增无减。11月刚刚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清洁电力计划》实施的几个重点州中,60%的爱荷华州选民表示支持,伊利诺伊州选民的支持率达到70%,弗吉尼亚州的支持率为64%。
不仅在美国国内,就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政客也越来越主动。11月12日,来自伊利诺伊州共和党参议员马克•柯克(Mark Kirk),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俄勒冈州民主党参议员杰夫˙莫克利(Jeff Merkely)和新墨西哥州民主党参议员汤姆˙尤德尔(Tom Udall)联名上书,要求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在提交国务院的支出法案中,为联合国旨在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清洁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留出相应预算,这体现了美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
现在让我们回到《清洁电力计划》前景的话题。虽然参议院否决了《清洁电力计划》,但是与年初相比,得益于公众的支持,投反对票的议员人数已经减少。当《清洁电力计划》还在制定中时,来自肯塔基州的参议员领袖明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就已经表示将尽自己所能阻止这一法规生效。今年3月,他发动了一次针对《清洁电力计划》的象征性攻击,结果当时参议院以57票对43票通过。但是,在11月17日的投票中,有三位共和党人——新罕布什尔州参议员凯利•阿约特(Kelly Ayotte)、缅因州参议员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和伊利诺伊州参议员马克•柯克(Mark Kirk)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清洁电力计划》投了支持票。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名转而支持的议员都是共和党人,尤其是伊利诺伊州的议员马克˙科克一直都是反对《清洁电力计划》阵营的强硬派,其态度的转变可以说是《清洁电力计划》向成功迈出的又一步。此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南卡罗来纳州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和佛罗里达州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则故意没有投票。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投票意义不大,且由于大多数人支持环保,他们也不愿意让投票结果成为日后的把柄。因此,就现在的情况看,如果要参众两院分别达到2/3的反对票来推翻总统的决定,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国会投票不会对《清洁电力计划》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么2016年的总统大选会不会令其颠覆呢?的确,总统选举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清洁电力计划》是基于两党共同通过的《清洁空气法》制定的,而《清洁空气法》已经在政治轮回中经过了四十多年的考验依旧屹立不倒。美国最高法院已经认定,美国环保署有责任和权力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就是说,基于《清洁空气法》,新上台的总统,不管属于哪个党派,都不能简单的拒绝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管制。美国已经为汽车和卡车设立了针对气候变化的排放标准。而作为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最大源的电厂,自然是下一个工作重点。而且,《清洁电力计划》也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推敲,以及广泛征询意见后形成的。如果想要把它彻底推翻了,整个过程就得重来一遍,并且还要接受法庭的监督。
削弱《清洁电力计划》所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行政和法律上的,它还将面临来自电力企业及其服务的客户的反对。事实上,很多电力公司已经看到了美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趋势,并早已做出了长期的投资打算。美国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美国电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明确表示,《清洁电力计划》是电力行业转型的催化剂。
参议院否决《清洁电力计划》的本质是一场政治表演。每个参与其中者都知道国会的决议不会从根本上动摇这一计划,他们的行动只是在表达一个不同的声音,回应因《清洁电力计划》而受到影响的某些群体的利益诉求。而美国要成为保护下一代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全球领导者,才是故事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