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跟随“环保世纪行”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1049家环保企业,其中14家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为国家环保产业骨干企业。
11月18日,渝北区重庆海特弘业催化剂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汽车催化剂生产线上忙碌。
作为国家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位于渝北黄山大道的重庆耐德工业股份公司以环保产业为核心业务,并与重庆市环卫集团、重庆大学等单位联合,共同承担了日处理250吨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制气示范工程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我市人均每天餐厨垃圾产出量大概在0.8公斤到1.2公斤,相比其他省市,产出量较大,处理起来更为困难。”耐德公司董事、高级工程师冯军介绍,传统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没有专门的收集和运输体系,更没有形成专业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运用体系,导致部分餐厨废弃物流入非法渠道。
“经过我们的处理,这些餐厨垃圾将变成生物柴油和沼气用于发电。”冯军说,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油脂和丰富的有机物质以及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价值极高。通过处理,将餐厨垃圾进行油水分离,潲水油经过酯化和酯交换等过程产出生物柴油,潲水经高温厌氧消化后产生沼气,沼气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发电。
而位于渝北区空港园区的重庆海特弘业催化剂有限公司则主要致力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并拥有年产120万升催化剂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目的是将有害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将氮氧化合物还原成氮气,最终实现净化尾气、减少污染的目的。”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健介绍,目前正在筹建年生产300万升汽车尾气三效纳米催化剂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0.5亿元,实现年减排氮氧化物约24.5万吨、一氧化碳约40.5万吨、碳氢化合物约11.6万吨(约等于189万台1.6L排量的轿车减排总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一批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多项环保产业技术在渝落地,国家多个研发机构及团队落户重庆。此外,环保产业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环保技术及设备从重庆走向全国,甚至进入到国际市场。在资本运作方面,全市环保投入已连续十年超过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2%,环保产业已经具备资本运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