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2时,江苏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的综合智能管控大厅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调试平台。从今年年初提出建设方案,到10月初全面建成投入试运行,该公司抽调部门专家精干力量,用近300个日夜,换来了全国首个电缆综合智能管控平台的上线运行。南京供电公司电缆专业在创新管理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前进。
厘清思路 探索平台建设
在过去数十年里,随着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快速发展,南京地区输电电缆也从最初的每年投运几千米,到现在每年数十千米,一条条新线路给城市带来发展动力的同时,也给运维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
2013年12月18日,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正式挂牌成立,南京输电电缆有了独立运维的专业化部室。但成立伊始,该室主任王光明就发现,面对高发的电缆外破和设备故障率,过去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电缆运维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寻找一条适合南京地区输电电缆自身发展需要的运维工作方法,成为电缆运维工作的当务之急。
今年年初,电缆运检室抽调部门专家和精干力量,用时8个月,研发并投运了电力电缆综合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根据南京地区电缆线路分布区域广、数量大、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将运维管理、状态管理、在线监控、检修管理和台账管理五大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输电电缆的精益化和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实现智能巡检,巡视人员使用手持PDA即可完成填制巡视记录卡、巡视照片上传、巡视线路坐标定位、巡视轨迹导航等;通过系统可快速完成信息上报、班组核实、专责确认、领导审批的缜密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了对缺陷隐患信息的全周期管理;填补原有空白,建设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电缆光纤测温、电缆护层接地电流、电缆分布式局放、隧道水位、有害气体、井盖、视频等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具备远程控制输电电缆通道内的风机、水泵等装置,远程开闭输电电缆通道井盖等功能;系统自动根据每条线路特点编制的“一线一检规”、检修周期、线路状态等信息生成月度、季度、年度检修计划,实现检修工作的系统化管理;完成所有台账管理,从定点测绘到路径标识,均全部融入平台,为后期线路巡视导航打下坚实基础。
改变传统 建立全新模式
“从我进入工作岗位开始,一直从事输电电缆行业,在这行已经做了30年了。巡了30年的线路,也看了30年的线路,没想到今天的巡视工作会这么简单,这么智能。”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运维一班班长钱建新说道。
南京地区输电电缆线路的巡视工作,几十年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眼看”,即全部依靠工作人员用肉眼进行查看,在经济困难时期,连简单的望远镜都没有,只有依靠肉眼去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第二阶段为“用仪器看”,工作人员通过相机拍照等方式,将现场照片采集完成,然后带回单位,导出查看,发现异常情况后再赶赴现场查看;第三阶段为“用智能平台看”,巡视人员使用智能PDA设备,在现场通过进入智能管控系统点击,完成巡视工作,所有照片或视频第一时间通过4G网络传输至监控平台,全部过程可在两分钟内完成。
数据共享 提升工作效率
11月9日,电缆运检室工作人员在对110千伏莫新线进行巡视时,发现北京东路与虎踞路路口的电缆通道附近有地铁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巡视人员迅速使用手持PDA完成隐患点坐标定位,通知监控大厅完成通道坐标核对,计算安全距离,同时立即将现场施工照片传至系统平台。平台管理人员接收现场信息后,发现施工点距离电缆通道不足两米,便将该处隐患情况转至运维班组,通知运维班组立即赶赴现场处理。
“电缆智能管控平台将部门管理人员与现场巡视人员有机结合,从发现情况到处理完毕,一般只需五分钟,这在以前的工作中,是不可想象的。过去全部依靠现场人员临时处理,再回到部门分析,等到讨论完成确定情况后,班组人员才赶去现场,一是在路途中浪费大量时间,二是给现场施工隐患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电缆智能管控平台管理员王一磊说道。
11月12日,平台管理人员在查看巡视人员路径图时,发现巡视路径在龙蟠里路的南京第四中学附近出现偏差,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将该情况反馈至巡视人员手持PDA上,同时将正确路径以红线标注。巡视人员接到信息后,发现确有一段约20米的电缆通道位于该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围墙内,经过修正,管理人员将该处巡视纳入日常巡视计划中。
现在,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手持PDA,登录电缆智能管控系统,就能实时查看线路,消除隐患、缺陷,并了解通道水位、有毒气体,电缆局部放电和温度情况,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和精益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