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正在陆续进行。
然而,有些惨痛的教训值得吸取。有的站的高度不够,没有搞清需求,统筹考虑也不够,以致刚建成就要改造;有的改造后,出水水质仍难以达到要求,只好推倒重来;有的建好了,运营多年吃不饱;有的霸王硬上弓,建起来,用不起。
怎样才能把提标改造工作做好。专家认为,要做好提标改造工作,不但需要搞清需求,摸清家底,还需要智慧和担当,也要算清楚帐。
明确需求是第一步。不知道为什么要干,而蛮干,那很恐怖的。现在很多地方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水资源日益短缺,有的严重危害百姓安全,特别饮用水和食品安全方面,一些大病或怪病层出,已经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增长。做好提标改造,要搞清形势,摸清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了解国家相关要求和趋势,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和老百姓需求。
现在国家对污水治理有明确要求,“水十条”可以说是污水治理的一部行动纲领,水十条配套解读文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从我国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来看,2017年,污水处理厂出水需要达到一级A标准;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看,在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往往成为河流的水体,达到地表三类标准,实现零排放。同时各地标准也有不同,“比如北京等地的地方标准都严于国家标准,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要求严于一级A。从需求的分析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考虑环境承受能力、水资源短缺、财经负担、国家规定。
像西北或华北部分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其提标改造的需求,是否应考虑中水回用呢?有些厂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运行管理,达到新的标准,没必要硬来。这样既可控制新增能耗和投资,又不会增加太多运营成本。
其次,要搞清家底。这个家底,一指污水处理厂的现状,二指“钱袋子”。
有些专家认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原则中最重要的是获取足够可靠的水质数据。如果没有最新、最可靠的数据,即使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结果也不会理想。必须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原水来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这也是因地制宜的做法。
为什么要搞清“钱袋子”,有些官员头脑发热,脑袋一拍,项目上马,至于财政能不能承受,他不考虑。很有可能建时是政绩工程,建成或运营一段后,成为问题工程,最后拖欠水费、运营不足等矛盾爆发。
再次,要走出去,走市场化路线,注意风险管控。现在污水治理公司良莠不齐,很多公司半路出家,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信誉,但胆子特别大,嘴巴特别甜,他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敢,有的大而不强,大而不专,出现半拉子工程。
从实践来看,采用什么提标改造技术有时很关键。现在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其结果不同。就拿提标改造来说。一是效果能不能达到,二是要投多少钱,三是运营成本高不高。其实还有一些问题也很关键,如所采用的技术运营稳不稳定,像工业污水处理,抗缓冲能力很重要。污泥问题也逐步凸显,近来“治水不治泥”被大量披露,如果考虑不周,治泥也是一个头痛的事,开销也不小。现在大多数地方选择治理公司,一般要做实验,根据结果,再选入围企业进行投标。
根据媒体报道披露,浙江绍兴地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做得不错。绍兴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印染纺织重镇,如果提标改造没做好,当地只能像有些地方一样,大量关停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冲击肯定大。同时印染废水、造纸废水难处理难度大、体量也大,一直很头痛,政府在搞“五水共治”,大胆采用新技术,用行动回应老百姓 “悬赏请局长下河游泳”。
他们明确需求、摸清家底后,到处调研,拜访一些科研院所和治水公司,邀请他们做实验,开始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大多数出水效果不理想,有的成本很高,有的方案大胆,要建排海管道,技术可以说百家争鸣。最后选择湖北君集,这家企业他们开始没有注意,但该企业用一次次实验效果引起注意。后来了解到,湖北君集有自己独特技术——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处理污水技术,湖北君集不但做了500吨/日小试,还做了1万吨/日试验,出水不但能达到一级A,还可以调整用碳量,达到地表三类,而且产泥少。
他们在工艺和出水效果比对的基础上,最后以BOT的形式将工程承包给了君集公司,每吨运营成本不到2元钱,还有十几万吨中水回用潜在价值,现在成为浙江“五水共治”示范工程。
绍兴地区通过市场化手段,选择一家民企,需要魄力;选择一项新技术,更需要胆量;走出调研、用市场化的手段选择治理公司,是务实的;用BOT模式来规避风险,是智慧的。
现在,污水治理标准不断提升趋势是明确的,污水治理市场化的要求越来越明朗,各地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因地制宜,明确需求、摸清家底,走市场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