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7日,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的华能安源电厂1号机组正式投运,成为我国第一台投产发电的二次再热汽轮机组。10月27日,恰逢华能安源电厂1号机组投产4个月,东汽产品开发处汽机研发室组长侯明军从客户那里得到反馈:“非常好,环保指标也很高。”
华能安源电厂项目,是在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后,东汽交出的一份重量级“成绩单”。
东汽所在的德阳经开区辖区内,有东电、东锅等电力装备龙头企业,更有几十户配套企业。近年来,受国内电力装备行业产能过剩影响,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的困难,发展步伐减缓。《行动计划》有望为他们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节能减排卡下“硬标准”火电有望迎来升级改造高峰
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这一直是德阳引以为豪的数据。
2008年后,随着东汽搬迁进入经开区,德阳经开区形成了以东汽、东电、东锅三大企业为龙头,几十家配套企业抱团发展的局面。“那时缺电,新上电厂项目很多,辖区内的制造企业有不少都是连轴转,甚至经常出现园区电力供应短缺的窘境。”德阳经开区工信局工业和经济运行科科长雷霆告诉记者,当时,德阳制造的火电装备占到全国的30%,水电装备占40%,更有不少发电装备走出国门。
不过,随着电力供应的逐渐饱和,新上电厂项目缩减,发电装备产业逐渐进入“寒冬”。
这份2014年出台的“史上最严煤电节能减排计划”,有望为发电装备产业带来“破冰”的机会。根据《行动计划》,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需低于300克/千瓦时,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过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也需低于310克/千瓦时。
资料显示,尽管核电、风电等新型清洁能源正在快速发展,但火力发电仍然占据我国发电量的70%左右。因此发展清洁、高效的煤电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根据《行动计划》,在老机改造方面,我国目前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9亿千瓦,其中约有6亿千瓦机组需要进行改造,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改造1亿千瓦老旧机组,火电机组改造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抢占市场须有看家本领技术能力或将决定企业出路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德阳是否做好了准备?
雷霆认为,技术水平或将决定这一市场蛋糕的最终分配。“拥有良好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将有希望赢得竞争的机会。”
据了解,东汽为华能安源电厂制造的机组为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其中“二次再热”就是一项影响机组环保和经济性能的重要技术,也是《国家能源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攻关技术。
根据对华能安源电厂两台机组的评估,两台二次再热机组的平均供电煤耗仅272.66克/千瓦时,远低于《行动计划》的限值,预计两台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14.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33万吨。
其实,早在2013年,东汽产品开发处就成立汽机研发室,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除安源项目外,团队还承担着1000兆瓦二次再热机组、1300兆瓦等级汽轮机、700℃等级汽轮机研发等前沿汽轮机技术研究。
此外,目前德阳经开区内与东汽、东电等龙头开展合作或配套的企业有40多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闭环”,“目前各企业已经把重点放在产品升级上来,其中部分企业还建立了自主研发的能力。”雷霆表示,接下来园区将继续鼓励企业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特别是鼓励企业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锻炼自己的“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