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帅哥美女,我需要去送菜,请您让一让,谢谢!”走进漳州市区一家牛排餐厅,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哪个美女服务员在说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准让你惊奇不已,原来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
“貂蝉”复活?当然不是了,这是一个以“貂蝉”命名的机器人。这家餐厅,也是福建省首家机器人餐厅。
有趣首家机器人餐厅“四大美女”提供服务
上午10点出头,距这家机器人餐厅正式对外营业还有一个小时,但餐厅里已经坐了好几桌的客人。
“今天是我和老公结婚七周年的纪念日,特意来这家机器人餐厅庆祝。”李女士高兴地说。坐下没多久,“貂蝉”就把两杯红茶送到李女士餐桌前,她站了起来,从“貂蝉”手中的托盘将红茶端走。接着,李女士摁了“貂蝉”身上的一个蓝色按钮,“貂蝉”就慢悠悠地走向厨房外的送餐点。
真的太有趣了,李女士拿起手机,照了几张机器人的照片,“回家给孩子看看”。
随着中午时分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顾客走进了餐厅。除了一台机器人在吧台迎宾外,另外三台机器人开始忙碌起来——给客人送餐。它们穿梭在饭桌之间,井然有序,两两间并未发生碰撞。
揭秘地上铺设磁轨道会说简单的话语
餐厅现场负责人小宋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餐厅营业,引进四台机器人作为服务员。
与大家印象中机器人粗糙的形象不同,这几台机器人外形细致,高约1.55米,餐厅还别出心裁地给它们分别取名西施、昭君、玉环和貂蝉,即古代“四大美女”。为了突出“美女”的特性,每台机器人还系着彩色丝巾。
这些机器人受平板电脑控制,即人在吧台或者厨房使用平板电脑就能够远程控制机器人。“请您让一让,谢谢。”当前方3厘米处有人时,“她们”会停下脚步并提醒前面的人,送到餐桌前时会说“请慢用”。
“她们”如何将餐饮送到餐桌前?小宋指着地上的一条条黑色的路带说,秘密就在这里!原来这是磁轨道。在餐厅装修时,机器人厂家的工程师就提前介入,规划路线,将轨道铺设到每张餐桌前。若刚好在交叉路口,两个“机器人”要通过同一条路线,就会遵循优先通过的原则,即谁先距路口近一点并先发出指令,谁就优先通过。
好处抵得上两服务员一年可收回成本
小宋介绍,一个机器人费用6万元,能使用8-10年,每天充电即可使用。对餐厅而言,一开始一次性投入会较多。
为何引进机器人做服务员?小宋先给记者算了一本账。他说,餐厅的女服务员,在不包含吃住的情况下,每个月给一个女服务员的工资及福利约3000元,而一台机器人抵得上两个女服务员。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每个机器人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机器人除晚上充电外,均可工作,而员工,则要依法给予假期。若员工发生工伤,餐厅还要赔钱。这些算起来,用机器人就更省钱了。”小宋还认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赚到钱,必须标新立异,而引进机器人是他们的举措之一。
小宋说,这种广告效应是无法用钱来买的,实践证明,很多消费者就是奔着机器人而来的,“很多父母带着小孩来用餐,因为孩子好奇嘛!同时,机器人也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工人不好招聘的情况下,小宋认为,这种机器人服务员也很好地解决了用工问题。
■扫地机器人
遇台阶掉头走没电会自动去充电
拿扫帚扫地?你OUT了!颜先生家里已经使用机器人扫地一年了。
家里的房屋临街而立,灰尘多,经常清洗也无济于事。这让家住泉州市区的颜先生头疼不已,老是请人打理也不是办法,怎么办?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看到有扫地机器人后,立马买了个回家。这下,彻底解决了地板老是洗不干净的烦恼。
说是机器人,其实这款机器人并没有人的样子,可“她”确实是机器人。颜先生说,他的这款扫地机器人与吸尘器机器人Roomba有些类似。
2002年美国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尘器机器人Roomba,它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还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驶向充电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最商业化的家用机器人。
Roomba一台四五千元,而颜先生的这款机器人才1000元左右,功能果真一样?他当场给记者演示了下。
摁下开关,扫地机器人在地上地毯式地清扫垃圾,小至细微的粉尘,大如几厘米长的茶梗,在该机器人的“扫荡下”,均一扫而空。令人称奇的是,该机器人遇到台阶,能提前预警,稍微试探,就掉头走了,不会掉落到下方。与人工不同,“她”能钻进床底,钻进书桌下方,到达墙角旮旯,没有“她”不能到达的地方,且来去自如,很少被卡住。最令人惊叹的是,在仅剩一点电能的情况下,“她”会感知到,先停止清扫,接着几乎直线向充电座驶去,在电能耗尽的前一刻,与充电座无缝对接,自动充电。等充满电后,“她”又开始清扫地板。
几个小时下来,“她”吃饱了垃圾,颜先生关掉开关,从“她”身上拿出一个塑料盒,从中将垃圾倒在垃圾桶上。
地板干净如洗。
颜先生认为,这款机器人对老人来说,尤其好用。“她们打扫家里的卫生时,弯腰很辛苦,而扫地机器人可以解决卫生死角。”
在颜先生看来,这款扫地机器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大点的垃圾,“她”就无能为力了,也无法说话。
■医疗机器人
“机器人医生”做穿刺术
至少缩短10分钟
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会有一天,医生们都不用亲自动刀做手术了,只要学会操纵手术机器人就好。
上个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二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栋勇和他的团队第一次经历了这样的手术,他的感觉是“更快”“更准”。
杨栋勇所在的科室每个月要做十几次穿刺手术。所谓穿刺手术是指用穿刺针在病人的某个位置提取活体组织,以检查该组织是否肿瘤或发炎等病变。
“以前是借CT图像,医生在自己的脑子里构建三维图像,判断病灶位置,寻找下针的角度和深度。这与医生的熟练程度和经验息息相关。”杨栋勇说。但上个月,医院引进了一台“机器人医生”,它有一只手臂还有两个“手指头”,可以让一切标准化后进行:CT扫描后数据输入电脑,自动建立三维电子图像后,机器“手指头”会手持穿刺针根据参数选择恰当的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
“再熟练的医生做穿刺也要30分钟,机器人最多10分钟,关键是它准确。”杨栋勇表示,医生对穿刺术的熟练程度不同,有时候要多次穿刺才能取到病灶组织,易导致穿刺风险、出血及脏器损伤的风险。
“微创手术是医学方向,机器人介入可以提高微创的准确性,应该也是趋势。”杨栋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