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东源县委书记叶少军率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新丰江库区督查生态环境整治。 李远来 摄
2013年4月18日,东源县县长何广延率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柳城等镇检查东江水浮莲打捞清理工作。 资料图片
编者按:
近年来,东源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环保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四五三”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八”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和争当打造“广东绿谷”先锋为目标,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以保护东江和新丰江水库等饮用水源为重点,以污染减排、保障环境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线,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关,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强化环境监测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致力发展以“四新”产业、生态旅游、现代生态农业等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不但找到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支点”,促进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提升,而且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好保护,推动了绿色崛起,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了“双赢”。本期专题对东源环保工作思路、措施和成效进行全面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工作成效
环保责任与污染减排考核获评全市优秀
近年来,东源县抢抓省实施“双转移”、珠三角发展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环保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把全县划分为工业开发区、资源经济区和生态保护区“三大主体功能区”,明确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方向,致力发展绿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为保证这一决策付诸实施,东源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与考核办法,对不同功能区实行差异标准考核,从以前单一的发展速度考核上升到综合的发展质量考核。同时,严格按照“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从严控制建设项目、狠抓森林资源保护、开展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发展旅游产业等措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双赢”,实现了“双崛起”。 据该县提供的资料显示: 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37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3%,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一位;工业增加值42.75亿元,增长21.1%;实现税收收入9.9亿元,增长19%;一、二、三产业比例从2012年的17.2∶47.8∶35.0调整为2013年的16∶49.7∶34.3,在年度全市“三赛”考核中,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二位。 目前,该县境内的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Ⅱ类标准内,其他支流也稳定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跨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县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一、二类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农村生态得到进一步改善,“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改观。主要污染物COD、NH3-N[水(废水)中氨氮含量指标]、SO2、NOX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和重大污染事故,是全省唯一没有酸雨的地区,总体环境质量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在2013年度环境保护责任和污染减排两项考核中均被市政府评为优秀。
■主要措施
①落实责任:圆满完成年度责任考核任务
东源地理位置特殊,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被誉为“广东大水缸”的万绿湖(新丰江水库)承担着为东江中下游城市和香港特区4000多万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的重要使命,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生态发展区”。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尤为繁重而艰巨。 东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特别是把保护好万绿湖生态环境和水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性的重要职责,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保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县长何广延任组长的环境保护责任考核领导小组,把环保责任考核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环保工作。该县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环境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在县直部门与乡镇年度工作考核中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该县通过抓好环境质量监管、污染控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等措施,不断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上水平,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综合成绩逐年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年度环境保护责任书的考核目标任务。
②科学规划:县镇环保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东源把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实现污染减排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根据全县“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科学制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本着“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从源头进行治污减排。 经过努力,东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5万吨)和新港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000吨)配套管网建设的同时,完成了锡场、双江、涧头、新回龙、半江、柳城等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东江河污水处理厂正在施工建设,船塘、康禾、骆湖、顺天、蓝口、灯塔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投入资金1000万元,深入开展万绿湖、东江水域生态环境整治,购置执法和清污船只,初步建立了万绿湖、东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巩固“城乡清洁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乡镇垃圾填埋场改造和提升,建成乡镇标准转运站7个,城乡清洁工程不断巩固提升,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完成了大丰畜牧公司等4个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项目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和名镇名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20个乡镇圩镇和129个村规划编制,完成村庄高标准整治8个,完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8个,仙塘镇新街社区和新港镇碉楼社区创建“宜居社区”工作通过省考核验收,双江镇被市评为宜居城镇,涧头镇乐平村等8个村被市评为宜居村庄。
2013年1月15日,东源县组织执法人员对盘踞在仙塘镇东江南岸的最后一艘非法经营水上餐饮船进行强制拖离拆解。 黄赞福摄
2013年3月开始,东源县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水浮莲打捞清理专项行动,清理水浮莲约800吨,确保了东江水道畅通洁净。资料图片
2013年6月5日,东源县在仙塘镇组织开展环保日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资料图片
③强化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
东源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了一批未批先建、违法排污、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提高了环保执法水平,增强了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 去年,东源采取“四项措施”强化环保执法:一是开展涉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按照市提出“关停一批、整治搬迁一批、查处一批、督办一批”的要求,组织力量开展涉污企业排查整治,共检查企业815家,取缔关闭非法小炼油厂1家、非法小冶炼厂1家,关停砖厂3家,停产整治没有环保审批手续企业4家,立案查处企业7家,罚款金额16万元。通过整治纠正了未批先建等环境违法行为,完善了一批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所有涉污企业达到环境安全要求,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二是强力推进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对辖内东江干流及流域开展为期4个月的清理水浮莲专项行动,出动打捞船只866艘次、钩机76台次、运输车613辆次,打捞作业点59处,清理河段总长96.1公里,清理水浮莲约800吨;对仙塘镇东江岸边餐厅进行全面整治,对10家没有设置隔油池的餐厅下发了《关于责令限期建设厨房污水隔油池的通知》,责令限期整改;如期完成了东江流域养殖场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东江流域周边养殖场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全面整治挂牌督办矿山环境问题。组织职能部门对挂牌督办的矿山进行铁腕整治,责令2家采矿企业停止建设或生产,依法取缔2个疑似非法无名采矿点。四是强化排污申报和收费工作。要求所有验收及申领排污许可证和年审的企业必须依法申报,申报率达95%以上;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全面、足额、及时征收排污费,做到全额上缴国库,实现排污收费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④狠抓减排:确保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东源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强化污染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体系、统计体系建设和运营,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总量减排方案和工作实施计划编制。该县根据《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科学制定减排计划,科学制定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减排目标、任务和责任。 二是强力推进污染物减排。进一步完善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增加污水处理量和污水进水浓度等,可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159吨、氨氮排放量约16吨;对河源大丰畜牧有限公司等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0.02吨、氨氮排放量25.31吨;淘汰了和兴、金塔2家水泥厂立窑生产线,对东源华溢陶瓷有限公司燃料实施煤改用天然气项目(已竣工通过验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各削减574.78吨、209.68吨;督促河源市和兴水泥有限公司4000T/日生产线和河源市金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4500T/日生产线安装脱硝设备,确保如期完成了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 三是完善污染减排台账。完善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档案、排污许可证管理档案、行政处罚档案、污染源统计档案、排污申报和日常现场检查等档案,全面掌握辖内企业的环保工作实际情况,为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削减主要污染物总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三高三少”(即高技术、高成长、高效益、少污染、少排放、少用地)的要求,在加大对钢铁、水泥、陶瓷、玻璃企业废气设施运行监管的同时,致力发展“四新”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淘汰关闭落后生产工艺、产能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扶持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引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能源和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少污染物排放,在源头上控制减排。
⑤严格管理: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东源把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作为从源头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重头戏来抓,从项目的选址、立项、环评、审批到执行“三同时”制度等都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把关,严禁“五不项目”(即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不符合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不符合环境标准和清洁生产要求)建设;抓好新上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确保辖区增产、增效、不增污,确保新审批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去年,全县共否决8个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规定的项目,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5%以上。
东源着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环保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环保执法水平,为开创环保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和人才保障。该县在严格执行《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办法》的同时,探索建立新丰江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全县“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乡镇实行差异标准考核(即在乡镇经济主要指标考核时实行区别对待,对库区腹地的新回龙、锡场、半江3个镇的工业发展与税收增长指标降低考核量分权重)和“基数加因素法”(基数法即以建制镇为单位统一确定公用经费基数,生态发展乡镇每年补助公用经费60万元、非生态发展镇每年补助公用经费30万元;因素法即根据乡镇管理公共事务的工作量、干部编制数和户籍人口数为因素来分配公用经费)分配乡镇公用经费,体现功能区发展与考核的差别化,鼓励乡镇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实现“绿富双赢”。这一考核机制既为新丰江库区乡镇履行保护环境职责给予政策倾斜,又为更好保护环境提供了经济扶持和必需的经费保障,保证了各项环保工作落实到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