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搬走了,污染了的土地怎么办?
不少化工企业或是“出城入园”或是退出市场,给城市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但更严峻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其中一些土地很可能已经受到重金属或有机物的污染,危及周边居民的健康。
针对这一重大问题,同济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各自研究出了相应的识别与修复技术,在与“土壤杀手的赛跑”中获得突破。
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定于11月3日至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10月22日, 上海市教委举行首场高校展区专题介绍会,多所高校提前解密了部分即将参展的亮点项目。其中,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土壤修复技术引起在场人员关注。
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逐年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同济大学:药剂伸出无数双手抓住重金属
同济大学李风亭课题组研发出新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场地的稳定与清洁修复技术,并在实际修复工程中成功应用。
2013年5月,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震惊全国;2014年《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公报》显示,中国16.1%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逐年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同济大学李风亭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系列二硫代羧酸功能化纳米树枝状聚合物,并首次将其运用在土壤修复领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的药剂是树枝状的,从药剂中心伸出众多分枝,每一个枝就好比一个非常有利的抓手,牢牢地将重金属抓在手中,而我们的药剂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李风亭教授介绍,与传统的无机药剂相比,此系列药剂投加量少、耐酸性强、不影响后期农作物生长、稳定效果更持久,可大大降低农田中的重金属浓度,降低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从而保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华东理工大学:10年磨一剑研发污染识别修复新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李辉老师介绍,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迄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由于以前许多工厂技术工艺落后,监管也不够完善,在化工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高危害有机物十分常见,像卤代烃、石油烃和农药类等有机物的检出率超过70%,“从全国范围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仍然十分缺乏”。
李辉和同事们历经10年,研发出了一套“化工场地高危害有机物复合污染的风险识别与修复”新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0余个化工场地的有机物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及修复项目之中。
让李辉高兴的是,在这场和“土壤杀手”的赛跑中,上海已经跑在了全国的前面,其参照美国和荷兰标准制订的土壤环境质量风险控制导则,标准之严“高于全国”,而导则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他们都参与了制定。
李辉说,在众多污染物中,氯代烃类有机物特别要给予关注,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产品中间体,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具有较强的毒性,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尤广,但其修复技术长期以来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为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李辉和同事们充分利用华理以化工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用10年时间,构建了一整套化工集成优势技术:针对场地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测不准的问题,发明了样品无扰动采集和测定技术;针对场地中的高浓度有机物污染,发明了抽出吹脱、高级氧化和尾气催化降解一体化处理技术;对低浓度的有机残留物,或者是用植物、微生物的联合力量来降解,或者是把微生物、活性炭和化学药品制成的降解反应柱插在土壤里,对污染物进行原位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