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宝马、奥迪、雷克萨斯、日产、雪佛兰、传祺、腾势、荣威、比亚迪等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有望达20万辆。但所有新能源汽车不约而同遇到一个瓶颈: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者白皮书》显示,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受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以及维修点少三个障碍制约。虽然科学家宣布这些障碍在未来将通过锂电池的研发获得解决,但成本居高不下的成本也将使消费者望而生畏。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三大主要障碍:
满足实际消费需求
这几年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不少厂商将“环保”、“科技”作为卖点,却忽视了实际消费需求。我们的研究显示,半数左右的消费者表示会在购买下一辆车时考虑新能源汽车。但转化这个考虑到实际购买行为,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目前大热的奥迪A3Etron和比亚迪秦在纯电动模式、匀速驾驶的前提下,续航里程分别能达到50公里和70公里,足以满足日常市内通勤的需求。但是,和欧美车主不同的是,由于收入、居住水平以及政府对车牌的限制等客观因素,中国普通消费者只能承担一户一车,这辆车除了上下班通勤外,还得兼顾到家庭远游的需求。电池的持续性以及基础建设的不全使得大多数消费者纵有环保之心,也只能割爱选择传统燃油汽车。
绿色背后的经济效益
调研指出消费者在购车时,对于汽车费用支出高于对环境问题的考虑(31%vs18%)。虽然消费者愿意为一辆环保汽车付出更高的价格(75%),但加价费用约为一成左右。如何才能使消费者自愿购买新能源汽车呢?上海市政府对于比亚迪秦的扶持颇为成功。上海居民购买比亚迪秦可享受免征购置税的1万元优惠,不需要通过碰运气的拍卖就可以直接获得沪牌,减免7万元。同时嘉定区、浦东新区以及闵行区政府分别给予1.5-2万元的优惠。这样算下来,一共可以省下10万多元。以18.98万元的秦为例,上海消费者可以不到10万元的价格购买到1.5T的秦,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比亚迪秦的八成销量都来自于上海便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除了环保公民意识以及生活态度外,也有小部分消费者出于享受未来感科技的目的购买新能源汽车。可是充电站过少,电池可供驾驶时间过短往往使他们在享受之余担惊受怕。之前特斯拉因为200公里的驾驶里程,被笑称为大奶专用车。另外驾驶电动车必须配置充电桩,忘了充电的话,第二天便不能开车,有的小区不允许安装充电桩等一系列问题确实也阻止了有兴趣的购买者。
100多年前,世界第一台电动汽车因为电池动力的问题,不敌传统燃油汽车,日渐式微。100年多后的今天,科学家们仍面临着同样的课题:如何才能保持电池的持久性,让消费者可以真正放心地驾驶电动汽车?
虽然存在各种障碍,TNS新华信认为除了透过政府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外,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或插电混动车型,亦可解决初期充电桩不足及续航力问题。加上各大车厂在新能源车的科技研发下,提供多种及多样化的新能源车型吸引供消费者。销量增长的同时也降低了研发制造成本,让新能源车的售价降低到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新能源车的普及,需要结合政府单位的推广、车厂的科技研发与消费者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如此一来才有望在2020年达到政府期待的200万新能源车保有量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