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显示效果相对较差的液晶电视,最终被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并且技术延续至今,而显示效果相对较好的等离子电视最终黯然退出市场。
等离子电视:
关键词:1、超薄2、屏幕大3、分辨率高4、视角宽
等离子电视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它的出现迅速击垮了日渐西山的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的工作原理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利用气体放电原理,依靠R、G、B三原色荧光粉发光,每一个像素都是一个主动发光单元,在发光单元内部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最终显示出正确的色彩。
等离子电视超薄、屏幕尺寸大、使用寿命长、图像无扭曲的特点,使得等离子电视迅速的替代背投电视,在电视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等离子电视的屏幕尺寸较大,普遍超过超过40英寸。然而等离子电视作为一种被淘汰的电视机,自然有被淘汰的原因,等离子电视的价格较高、屏幕尺寸不全面(没有小尺寸屏幕)、耗电量相对较高、容易烧屏(RGB荧光粉在长时间高亮度、静止画面的工作状态下,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会产生残留影象和灼伤屏幕的现象)。
当时的等离子电视技术优于液晶电视,但由于生产企业的过于保守,拒绝共享技术和研发资源,造成愿意涉足等离子电视产品的厂商非常少。最终,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液晶电视产品,即使垄断了等离子电视核心技术的松下、日立、先锋等企业,也只能遗憾的停止了等离子电视的研发和生产。
液晶电视(初期为LCD电视,此处统称液晶电视):
关键词:1、超薄2、大尺寸3、节能4、不闪烁
液晶电视大约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液晶电视为LCD液晶电视。液晶电视的工作原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这种电视在诞生之初,与等离子电视一起快速的替代了背投电视。
液晶电视的优点是耗电量低,辐射低,屏幕尺寸较大,屏幕尺寸较多,重量较轻等。液晶电视的耗电量几乎是crt电视耗电量的一半,是等离子电视耗电量的几分之一;由于没有crt电视的高压放电元器件,所以液晶电视的电磁辐射量远远小于crt电视;液晶电视的屏幕尺寸可以做到较大的尺寸,且重量较轻;液晶电视解决了crt电视的屏幕闪烁问题。
虽然与液晶电视激烈竞争的等离子电视,早已淡出我们所有人的视线,但在当时,有句话叫“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这也就说明,液晶电视有不如等离子电视的地方。
液晶电视的颜色只有18位色(约252144种颜色),相较于crt电视较低;液晶电视的显示分辨率较低;液晶电视的可视角度较小,横向角度约为120度,纵向角度更小;液晶电视受制造工艺限制,良品率较低,这也是为什么液晶电视在刚上市时价格较高(实际上与等离子电视相比,要便宜得多)。
研究和生产液晶电视的厂商并没有像等离子电视领头羊的松下一样把持着专业技术,而是选择公开技术,与更多的厂家进行技术共享,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研发资金的分摊。这也是在当时显示效果较差的液晶电视最终胜出的核心理由。
在现在这个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并不是持有的专业技术越强,最后胜出的很可能是技术并不那么强的那个。在实际的生产和销售中,较高的技术水平会严重限制能够参与生产的企业类型,大多数普通中小型企业不具备相关的生产研发能力,生产投资过高,成本过高等,都会限制这类型的企业参与进去;即使大型企业成功的进行了生产,在销售中也会因为价格过高、用户接受度低等因素,难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在某些程度上,较高的技术会导致比较严格的技术垄断,这也就更加造成了中小型企业更难参与进去,最终很可能造成相对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技术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