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网

“老港”垃圾填埋场离成为城市后花园还有多久?

   2015-10-21 新民晚报2760
核心提示:以前是恶臭扑鼻的垃圾填埋场,如今是满眼葱茏的树林,今后可能就是鲜花盛开、飞鸟翩跹的大花园……在东海边的老港垃圾填埋场,正在进行一系列

以前是恶臭扑鼻的垃圾填埋场,如今是满眼葱茏的树林,今后可能就是鲜花盛开、飞鸟翩跹的大花园……在东海边的老港垃圾填埋场,正在进行一系列土壤回填、生境修复、地形改造的“大变身”,目前已完成7600亩的造林计划。专家预计,5至10年后,这里将成为四季有绿、鸟语花香的城市后花园。

垃圾堆场生态恢复

远处,是还在进行填埋的垃圾场,隐约可见黑色的封膜和土块。脚下,是厚实的土壤,滋润着身边数千亩的树林……这是记者近日在老港垃圾填埋场所看到的。“几年前,我们站立的地方,也是一片垃圾堆场。”老港造林设计组负责人夏檑说。

作为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老港占地约2.2万亩,承担了上海70%以上的生活垃圾。然而,垃圾堆封场之后,表层土层较浅,一枝黄花疯长,不仅水土流失严重,单调的景观也有碍观瞻。另一方面,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提高森林覆盖率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瓶颈。

而在国外,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已有较多案例,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垃圾填埋场,经过整体规划和连续几十年的植被恢复,已建设成为一个优美的景观绿地。那么,是否能学习蒙特利尔将垃圾填埋场建成公园的做法,把老港基地建成美丽的大花园?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团队接下了这个任务。早在2002年,科研人员已开始对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和生态绿化技术进行研究实践,随后改造了闵行体育公园内约12公顷的垃圾填埋场,将以建筑垃圾为主的填埋场改造为景色优美的公园绿地。2008年,他们又承担了“城镇垃圾填埋场绿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垃圾填埋场土壤修复与植被景观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研究以生活垃圾为主的填埋场生态恢复技术。

改善土壤 植树造林

要造林,最大的难点在于土壤。填埋场封场后的表层土,大约只有二三十厘米,不符合种植条件。因此,科研人员将土层加高了五六十厘米,形成厚度约80厘米的场地,可以保证浅根系乔木的生长。

土质的改良也是关键。老港靠近大海,基地内土壤普遍偏碱,pH值在8.6-9.1间,而适合种植的土壤pH值在7.8左右。此外,堆场虽然经过若干年的稳定,但仍有发酵,温度、气体、渗滤液等都是造林的阻碍。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土壤快速综合改良方案,把疯长的一枝黄花割掉,并压到土里,再掺进一些有机废弃物、水葫芦等,变废为宝,提高土壤肥力。

在西侧的防护林基地里,科研人员还建了试验平台,进行土层厚度、种植适应性等的试验,筛选耐旱抗风、高抗性、高吸污植物和低维护芳香植物。在此过程中,科研团队也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在技术上实现原有垃圾场堆体上不宜种植大乔木的突破,还编制了垃圾填埋场植被生态重建的地方标准。

种种努力,只为了老港先“绿”起来。去年6月,老港7600亩造林工程全面启动。今年2月至今,成片的栾树、乌桕、女贞等本市乡土落叶和常绿树种被陆续种了下去。为适应海边的大风,选择的都是胸径约3厘米、树龄三四年的小树,并尝试多种捆扎方法。

经过一夏的酷暑暴晒,这些树木的移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今年7月“灿鸿”台风期间,最大风力达8-9级,海边风力更大,但这片树林扛过了风雨洗礼,基本没有倒伏。如今,这里的植物郁郁葱葱,层次丰富,已形成野趣、生态的近自然植被群落。

项目规划保留湿地

造林成功,是否意味着老港已成功变身花园?夏檑表示,土壤修复、植树造林只是第一步“搭骨架”,第二步还将陆续为林间增添色彩:“在科研基地里,繁育了一些适合这里生长的开花植物,比如苜蓿、大花秋葵等,今后还将引进湿生植物。等第一批乔木长大后,会撒播这些五彩缤纷的开花地被植物。”

据悉,在项目规划中,这里不仅有堆体和平地,还保留有湿地,丰富的生境和起伏的地势极具野趣。再过五到十年,老港的春天将有水杉林和紫色的二月兰花海,秋天无患子和栾树一片金黄,乌桕逐渐变红,鸟类数量也有望达到二位数。到那时,垃圾填埋场将真正成为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后花园。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图文
推荐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