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廊坊累计投入各路资金5600多万元,打造“七网一平台”水务现代化智能管理体系,将地下水、地表水、雨情、汛情等数据纳入一个大系统,在华北平原地区率先开启了“智慧管水”模式。
“以前你说超采,别人不认账,现在有了这三个铁盒子,管控地下水有谱了!”在香河新兴产业示范区的供水室,县水务局水资办副主任付文江指着墙上的仪器说,“这里是测控器箱,连接超声波流量计,对取用水量实时监测,数据直接传送到市里。”
这是廊坊市“七网一平台”水资源监测体系的一个缩影。廊坊地处华北地下水超采核心区,是河北唯一没有水库的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主要依靠地下水。然而,长期超采地下水带来诸多生态危机。廊坊决策者意识到,建立在“数据”之上的科学调配,才是保持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长久之计。
“这是去年第一批自动地下水位监测站,以前都是通过人工绳测,现在自动报送,每四小时测一次数据。”付文江介绍。目前全市建成地下水位动态监测井199眼,形成了覆盖全域的地下水监测网。
不仅监控水量,也要监测水质。市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经理盛克英说:“以前测水质靠人工,两三天才能出结果。现在‘鸟枪换炮’了,用上在线分析仪,采样、检测都实现了自动化,一旦发生水污染,第一时间就能启动应急预案。”他说。
摸水情,定水策,在“电子眼”监控基础上,水资源配置更优化合理。针对境内水系蓄水能力不足的现状,廊坊规划连通河渠水系,有效拦蓄过境水,最大限度利用雨洪资源;实施“外引内控”,一手积极引入域外水源,一手实施高效节水,“拧紧水龙头”;大力开展地下水压采,逐步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408眼非农自备井,有效涵养地下水源。
“智能管水”明晰治水思路。廊坊计划到2016年,所有设施农业实现高效节水化,有效促进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全市水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