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8日开幕的HCC2015上,华为高层再次重申了华为企业业务坚持被集成的策略,打造开放的生态体系是华为企业BG将坚持下去的战略规划。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表示,华为很清楚IT是一个开放的产业链,云也一定是开放的产业链,华为只能做其中的一部分。
坚持开放,首先是对客户的负责,利用全球开放的产业链,能够有效保护客户的既有投资,华为将坚持聚焦I层,使能P层,聚合S层;其次,很多软件公司在某一个行业深耕了数十年,华为不可能比他们了解得更深入,华为在银行领域也尝试了跟招商银行等的联合创新,然而这种学习的成本非常高。只有把华为的产品做成被集成、易被集成,同合作伙伴一起满足客户的诉求,才是发展的长远之道。
敢于“被集成”的自信
被集成的发展模式有别于华为在运营商市场的直销方式,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依赖合作伙伴,这使得华为面临新的挑战。郑叶来坦言,华为目前仍是“有限”公司,如果做垂直整合,华为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然而我们有充足的自信去实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共赢。
华为目前在ICT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做到了业界领先的位置,其产品性能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客户会选择好的产品,合作伙伴也会选择好的产品,而华为在产品上有充足的信心成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优选项。
郑叶来重点阐述了关于产品层面的两大观点:一个公司能够走得远的关键在于其产品足够好;必须要坚持开放的道路,只有开放,才能更自信、更强大。在产品层面,华为还提出了“易被集成”的理念,要让合作伙伴能够更轻松地集成华为的产品,“华为企业业务刚起步时,召开渠道大会规模还不大,而去年在西安召开的合作伙伴大会,参与人数已经超过10000人,这是一个过程。”
华为对产品上的自信也源于其研发领域的高投入,郑叶来透露,华为的研发团队遍布全球,在IT领域更是保持了高投入,华为初做IT产品线时,就大规模的投入研发,从芯片、集成软件,到硬件,涉及各个层面,研发的投入要在2~3年后才能看到成效,华为如今的产品竞争力正是得益于此。
IT市场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市场洗牌一直贯穿整个产业链,这是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也不清楚我们能否活下来,但是我们很努力。我们既敬业,又努力,不活下来就没有道理了。”由此可见郑叶来对华为角力IT市场的信心。
“在这个市场上,无需左顾右盼,只要瞄准一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即可。”郑叶来口中的这个方向,正是华为全面发力的行业云市场。
行业云必将是未来大势
对于“云”,华为有自己的理解。郑叶来认为,云本身并没有公、私之别,主要跟企业的商业模式有关,从技术上来说,本质是一致的。
“未来的云一定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2B和2C的业务都是不同的,每个行业的云都有自己的行业特征,这些特征一定跟业务相匹配,如电信行业要求高带宽、低时延,所以运营商构建的云就要优先保证这些行业特性。
目前业界仍在谈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然而未来面向客户则十分简单,如混合云有两个实现路径,其一,客户建设了私有云,同时部分应用对外开放,如国家气象总局未来服务用户,可能需要一部分走公有云,自建的私有云可能资源不足;其二,企业建了公有云,如德国电信建设的公有云,当为其他企业服务时,企业希望是一个是有云,其数据需要隔离和保护,此时通过VDC的服务,即可实现。
因此,各种云的分类技术上没有太大差别,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计费上的差别,IT服务提供商要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按需分配。
IT市场拓展已具显著成效
通过4年多的发展,华为在IT领域的深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球化布局使得整个产品线保持高速增长,郑叶来透露,今年上半年,华为IT产品线实现了60%的增长幅度。
据了解,华为已经在全球部署了超过660个数据中心,其中有255个云数据中心,IT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万企业客户。在主要的产品领域也有明显增长。
存储领域,OceanStor融合存储在全球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已经连续7个季度收入增长排名全球第一。
服务器领域,FusionServer服务器连续8个季度发货量排名全球第四,已经服务全球超过1/3人口,并成为中国公安、电力、广电行业客户的首选服务器产品。
云计算领域,云计算合作伙伴达500余家,服务于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家客户,覆盖政府及公共事业、电信、能源、金融等行业,部署超过70万台虚拟机。
云服务领域,7月30日,华为针对中国市场正式发布了企业云服务。作为电信运营商战略合作伙伴,公有云服务的使能者,鼎力支持运营商公有云业务商业成功。2015年6月,德国电信宣布选择华为作为公有云战略合作伙伴,成为这一模式的合作典范。
大数据领域,华为已经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客户,和超过50%的中国金融10强客户,能够实现15年历史记录的实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