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有两个时间段最容易断电。一个是大年三十,一个是定时放水。”曲阜市防山镇钱家村村民史继贞比划着告诉记者,每到放水的时间,家家户户就会扯着长管子往自家地里跑,免费的水可劲灌,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做,所以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村民大占便宜的背后是用电量的超负荷。抽水泵的集中启动经常会拖得电网不堪重负陷入崩溃,而全村一个月的抽水费用也持续保持在2000多块的高位。后来,在一堂乡村儒学课上,作为村民党员代表的史继贞学到了这样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平时贪小便宜、偷用公家水浇地的事,脸上那叫一火辣辣的烫啊。”
做错事不可怕,知错就改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惊觉“偷水”不是小事的史继贞随即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讲出了自己对贪小利办不成大事,贪一点水影响全村形象和村集体支出的理解,并提倡大家自觉抵制这种行为并互相监督。令他没想到是,这一多少年养成的坏习惯竟然一朝戛然而止,很快就没人再偷水浇地了。
孔夫子的理论本就不是书斋里的奢侈品,而是民众的生活向导。自打利用《论语》警句促成“一家节水、万户点灯”的改变后,史继贞就开始更多地摸索起儒学故事、儒学论著在农村的应用。现在,老百姓听儒学课、礼仪课的热情越来越高,家家都争当道德模范,3岁多小娃娃拿着冰糕纸都得找三四个地方丢进垃圾桶,儒学下乡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推动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