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和以色列合作的第一个机器人研究院正式落户广州黄埔区,这极大地推动了广州“机器换人”计划开展。“机器换人”是本届广东省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3月,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下称《三年计划》),至2017年末,要建成两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并希望累计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计划。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制造业基础雄厚,“机器换人”趋势相对其他地方更加明显,在此推动下,广东打造“机器人之城”景象日益清晰。据悉,广东省已建或筹建的、规模较大的机器人产业园共有七个。东莞、深圳、珠海,在2014-2015年相继成立了机器人产业园;广州、佛山等地的产业园也在建设之中。另外,中山、惠州等城市的产业园也在筹划之中。
近年,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机器人替代传统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成为发展大势,这是国家推行“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在广东等地“机器换人”战略不断推进之下,国内机器人尤其是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可期。
工业机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工业机器人往往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其中,汽车工业应用比例最大,达38%。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的地区,这类地方聚集了发那科、ABB、库卡、安川与柯马等国外工业机器人品牌以及新松、埃佛特、广州数控、埃斯顿与新时达等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据全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从2013年其就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常2013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约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不过,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发展压力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原创性成果到研发产品之间断层严重,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严重制约了自主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是一项投入大、研发生产周期相对长的产业,而国内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在这一点上有所欠缺。
以核心零部件为例,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的40%以上,在汽车、电子等高端产业的应用,几乎完全被国际品牌垄断。这需要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不断提高技术,加大研发水平,早日摆脱国外机器人品牌对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的控制。
考虑到目前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5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智能制造背景下,“机器换人”政策不断落地,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彻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汇川技术、机器人、智云股份、科远股份、秦川机床等相关概念公司将在机器人红利下取得较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