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鄞州区的生活垃圾日均产量为600余吨,但8年之后,这个数字猛增到1600余吨,年均增幅超过10%,接近处理量极限。
垃圾围城,这个似乎离鄞州很远的词汇,如今变得越来越迫切。眼下,一场环境保卫战已经在鄞州区打响,各地纷纷试点开展垃圾分类。
景湖社区,下应街道东南角的一个拆迁安置社区,这个2012年才使用,仅有500多户居民的新社区,正悄然兴起一场“革命”。
早上6点多,王友根忙碌起来,沿着每幢楼,他挨个翻开垃圾桶,查看有没有错扔的垃圾。老王就住在这个小区,是专门的垃圾分类监督员,每天早晚两趟检查,成为雷打不动的安排。
“90%的居民都能够投对,只有少部分还不习惯。”一个小时的检查后,王友根欣慰地说,从8月1日开始,景湖社区在下应街道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一个多月过去了,居民们的观念在转变。
“有些扔错的,我会直接挑出来,投放到正确垃圾桶。”王友根指着一旁的2只垃圾桶说,一只是放干垃圾的,一只是放湿垃圾的,这样的垃圾桶,景湖社区已经摆放了100多对。
“厨房垃圾放一袋,厕所的放一袋,要分开投放。”提起垃圾分类,家住6幢202室的史秀梅老人头头是道,老人今年60岁了,垃圾分类对她来说算是新鲜事物,但这一个月下来,老人已经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湿垃圾扔绿色的桶里,干垃圾扔黑桶里,可回收的单独拿出来。”史秀梅老人说,如今,逢人老人就会宣传。
同小区的陈小春老人家里情况也是如此,老人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客厅、厨房、卫生间分别摆放了一个垃圾桶,“垃圾不能混着放,现在我小孙子都知道。”老人笑道。
虽然家里垃圾不多,但老人分得很仔细。"垃圾袋是社区定期发的,这样方便不少。"老人说。如今,湿垃圾一天倒一次,干垃圾两天倒一次,老人已经形成了习惯。
一个拆迁安置小区,大部分居民又是老人,短短一个月内,是如何做到家家户户都能按规矩分类投放垃圾的呢?
“最关键的是让居民接受这个观念。”社区负责人杨丽君一语道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起初,要试点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杨丽君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社区老人多,过去农村也没有这个观念,所以有难度。”杨丽君说。
从今年6月开始,杨丽君就和社工们一起挨家挨户上门磨嘴皮子,并在社区贴宣传资料,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垃圾分类,还向居民免费发放垃圾桶和垃圾袋。2个月的辛苦工作终于看到了成效,现在,90%的居民能够分类投放垃圾。
为了帮助居民养成习惯,景湖社区也敢于投入资金。
“过去保洁只有一个人,现在是6个人在负责。”景湖社区物业负责人陈广说,保洁员的工作除了定期收垃圾,还要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眼下,虽然垃圾分类知晓率很高,但杨丽君还有自己的担心:“会不会坚持了一阵子,大家就没有热情,做不下去了?”杨丽君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目前,居民参与度高还有一个原因——社区向他们分发垃圾袋,如果不再分发了呢?“垃圾分类不单是居民的事,还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作为社区,我们只能尽力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居民养成习惯。”杨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