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一场珠西装备业的盛宴在珠海举行,4个上台签约项目、116.3亿元的投资额,顺德装备制造业核心区的地位隐藏在数据里。而再过半个月,一场更大的盛宴将在佛山新城内举行,那是全省首个“互联网+”博览会。对于家门口的展会,顺德本地企业可是摩拳擦掌,如龙头企业美的集团,现已确定参展,且还会借助该展会发布其开放式创新平台。
展会是用来借势的,装洽会、“互联网+”博览会——时隔不久的两场盛宴,会给顺德的智能装备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政府希望这两场展会,能让扎根本土的企业家感到怎样的发展态势?智能装备的“互联网+”又需要怎样进一步的扶持?一系列潜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
1、智能巡检机器人有“大数据”后台
8月22日下午,珠海展览馆内,科凯达智能机器人运营副总裁贾绍春很忙碌。这一天,他都在公司展位里坐着。这是顺德一家新近引入的机器人企业,因为有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的智能电网巡检装备技术的沉淀,而被省市政府所重视。在当天上午开幕式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领导还在科凯达的展位上停留了近5分钟。
由于不是专业的电力设备展,贾绍春坦言,他的机器人产品在展馆内获得的关注较能下棋、写字的格力机器人要少得多。另外,由于场地限制,40公斤机箱、形状类似蜘蛛的巡检机器人也并没有机会展示其高空攀爬、过障碍物的能力。
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赵铸基却是那天顺德参展企业里最卖力的人,作为整个佛山五区60家参展企业家代表,他在22日下午“抢先一步——先进装备制造业在佛山的投资机遇”推介会上还做了演讲。
赵铸基回顾了他的投资历程,在来顺德投资前,他曾到了上海、苏州、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广州等7个城市考察,但上述城市均没能让他留下。
但顺德让赵铸基印象深刻,“顺德到广州南站近,科研团队骨干来自武汉大学,有高铁直达武汉;另外生活成本并不高,生活水平也不低,服务半径还可延伸至港澳和整个珠三角;政府服务也高效,我向科技部门申报创新团队,所有资料均在网上填写便可解决……”
而对于他所生产的机器人,赵铸基解释说,以前电网故障靠人工来巡检,但覆盖率、效率、安全性都差,而巡检机器人可攀爬几十米高空,且在强磁场环境下工作,采集的信息还可通过3G、4G网络传输回地面基站,后台工作站可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电网运行状态,巡检信息还可构建起大数据基础,为下一次巡检方案做准备……
“此次参展还是有收获的,我们属于‘三有’(有前景、有自主产权、有品牌)装备企业,在高压电网巡检领域目前国际上还未有自动化企业跨入,也符合工业4.0柔性制造、小批量、高水平自动化控制,且有软件系统支持、互联网连接等生产要求。”赵铸基8月27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珠海除此次亮相后,下个月的“互联网+”博览会上,智能巡检机器人还会再次露脸,在机器人展与其他同行竞技。
2、创新装备企业自降软件利润换市场
在顺德机器人同行远赴珠海参展的时候,利事丰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刘汉刚正在顺德筹备着20天后的“互联网+”博览会。与赵铸基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一道,因为有本地软件企业和无线通讯模块的加入,刘汉刚的自动化设备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
“我们的自动化定制设备销往上海、昆山、杭州、镇江等长三角一带,有时候设备会出一些小故障,但我们是仅30人的初创企业,不可能设备一有问题工程师就飞到长三角去解决;后来我们决定在设备上加上一个视频探头,并且加上一个WiFi模块,并利用易智汇开发的手机微信平台来实现远程监控、远程维护、远程调试。”8月26日,刘汉刚站在一台风扇电机定子自动化生产线前,显得很自豪。他创业之路始于在2012年,得益于设备智能化,他在这几年已陆续搬了4次厂,且每次厂房都在扩大,从最初的100平方米、180平方米、900平方米,到目前的3000平方米。
易智汇的技术总监陈泽光曾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6年前大学毕业后,因担负不了广州生活成本过高,他来到了顺德软件企业易智汇工作。最初他所在企业是为农业服务,曾涉足智能养龟,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对池塘换水,并给养殖的龟类定时投食。而近些年,在顺德智能装备热潮下,这家企业也转向与利事丰这类机械装备企业合作。
“我们在办公室开发这套远程维护系统后,需要再花两天时间进入工厂现场做调试,然后再交付到定制客户处。”8月26日上午,陈泽光与另外两名工程师,在28℃的生产车间内忙碌着。但在装备定制这个产业链条中,相对于硬件企业,软件企业并非强势一方,而仅担任其中的服务商的角色。在设备调试过程,以及后期的数据采集、更迭等,陈泽光还需外购阿里的云服务,这项服务一年大约8000元。
“整个国家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做得不好,是我们从事自动化设备工作最大的困惑。”刘汉刚举例说,万和一款家电的电机共有三个供应商,这三个供应商所外购的电机都需要按需来修改自动化方案,这与软件编程的标准化协议形成了鲜明对比。而非标的自动化过程也让他自然把更高的附加值放在了硬件的搭建上,而这是一套伺服电机、传感器、变频器、软件系统共同集成的工作母机,“因为制造业低迷,在定价策略上,我们压低了软件部分的利润,从而让整台自动化设备的价格降低;但同时,制造企业自动化减人过程是按需定制,这对初创企业有好处,我们的设备不占库存、没有过多积压流动资金。”
3、“互联网+装备”成装备业做强愿景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下,智能装备得到了各界资本的关注。过去的这届珠西装洽会,包括顺德在内“六市一区”共有205家企业参展,其中船舶海洋领域企业10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14家,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企业20家,汽车制造领域企业45家,智能制造领域企业100家,轨道交通领域企业14家,行业组织2家。
而此次参展的顺德企业数量仅11家,但“少而精”却成为了顺企参展团队的特点。其中,科达、伊之密、丰凯、广锻、威德力、嘉腾、利迅达、科凯达共同组成了顺德“智能制造”方队,该方队约占全部智能制造企业数量的一成。
若将4个签约项目也列入此次装洽会考量顺德的另一个指标,除去50亿元的千山机械投资项目,会发现顺德拿得出手的还是“智能制造”。签约项目中有3个与智能装备有关,这包括美的与安川的机器人投资项目、华南智能机器人项目以及广东省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在装洽会的汽车制造展区,顺德仅康盈一家企业参展;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展区,则只有两家创新小企业焕能、环葆嘉参展。除上述3个展区外,船舶海洋、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装备展区则难觅顺德企业身影。
在珠西“六市一区”的较量中,顺德装备业是否不具备优势?顺德区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家电业外,装备制造业是顺德区第二大超千亿元支柱产业,约有企业3000家。2014年该产业产值达到1648亿元(约占佛山全市的32%),同比增长13.8%——这是一个增长的行业。
但是,龙头装备企业的产值不高却也是顺德装备业的特点。数据显示,2014年,顺德全区新增年产值超50亿元装备企业1家、累计1家;超10亿元企业1家、累计9家;全区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20家,超1亿元企业为2家。顺德为何没有拿得出手的百亿元级别的装备企业?顺德区经科局常务副局长张鹏直言,若回溯顺德机械业的发展历程,其实与原有家电、家具、纺织制造业的发展相关,顺德是以注塑机、陶瓷机械、木工机械、纺织机械这类专用设备为主,并服务于家电、家具、纺织工厂。
张鹏坦言,与珠西部分城市中引入的过100亿元风电装备企业、航空装备企业相比,顺德企业似乎不具量级的优势,但其实上规模的顺德装备企业已是行业的隐形冠军,“科达洁能的陶瓷机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是第一的,而伊之密在塑料机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在前列。”
张鹏还直言,顺德试图以完善家电产业链的方式,完善顺德装备产业链,比如增设华南机械城等采购平台。另外,虽受制于上述家电、家具、纺织产业的规模与市场,目前顺德装备企业要进一步超过10亿元产值是有困难,但趁着“互联网+”博览会在顺德举办契机,政府也希望推动机械装备企业能主动与“互联网+”联系起来,让工业化与信息化技术能够切实融入到装备产品中、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
纵深
软件企业盼获关注与扶持
顺德区电子信息商会秘书长吴雪莹则介绍说,目前顺德智能装备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类似科凯达、嘉腾等装备企业,企业内组建了自己软件编写团队;另一类则像利事丰等创新小企业,外购纯软件公司的服务,协同开发集成平台。
祈业软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浩亮是利事丰的另一家合作伙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顺德装备业政策体系中,政府偏向于对有实体装备企业的扶持,而其实这台装备背后的软件价值,也应属于智能装备的一部分。很多智能机器核心还是需要软件去支持,希望政府能提供相关的政策去扶持这批软件企业。”
“在融资问题上,软件公司实体产品不多,而本地银行无法评估专利、著作权,软件企业必须将无形资产转变成有形资产才能在银行抵押贷款;软件企业讲求创新速度,但是资金的审批非常慢,希望本地金融部门能改变现状。”佛山市贝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啸宇认为。
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顺德区的软件人才招引政策缺乏,信息技术人才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软件企业里的高级工程师,会感觉在顺德的研发氛围不如深圳、东莞浓。由于本地顺德制造企业用不上高端技术,一些研发出来的高端技术软件产品没法在本地找到市场,这让一些工程师顿生“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以致离开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