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风雨,45年彩虹。乌拉特后旗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励精国治,改革创新,完成了从纯牧业大旗到工业强旗的华丽转身,成为祖国北疆一颗冉冉升起的经济明星。放眼今日之后旗,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可圈可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尽享保障。为了热烈庆祝乌拉特后旗建旗45周年,本报本期特推出回顾专版,意在从不同侧面生动反映乌拉特后旗昨日的辉煌,激发全旗干部群众明日的斗志,为后旗早日实现“四个全面”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八月的乌拉特后旗草碧天蓝,一座座风车转动着洁白的叶片,一块块光伏电池板折射出夺目的光芒,展示着北疆新能源基地的风采。后旗拥有着独特的地理、自然优势,是全国少有的风能、太阳能富集地区。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气约200天左右,最大风速29米/秒,极大风速38米/秒,这正是风能富集、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的真实写照。同时,年平均日照时数高达3280小时,光照资源也非常丰富。按照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要求,后旗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新能源,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百强旗县”,一个以风电为基础的新能源建设基地已经形成。
“风”华正茂
短短十年间,后旗迅速聚集了华能、国电、华电、中广核、大唐、盾安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的风电企业。截至目前,后旗已与37家企业签订了风电开发协议,规划总容量达到1910万千瓦,占地5718平方公里。2015年1~7月份并网风电企业共发电91393.036万千瓦时。针对风电输出困难和“弃风限电”问题,后旗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提高风电消纳能力,改善电网结构,着力减少弃风限电现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后旗与大唐河北风电公司签订了10万千瓦风电供热项目以及亚王集团的2×3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来进一步改善全旗并网风电企业的“弃风限电”问题。同时,在风电发展集中区建成一座500千伏汇集站,彻底解决了新能源电力外送瓶颈。
“光”彩夺目
走进内蒙古盾安光伏电力有限公司,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该电站投资1.5亿元,是巴彦淖尔市目前唯一一个光伏电站,是新能源发展的终端企业。如今该公司已并入内蒙古电网,电量每年达1500万千瓦时。近年来,在稳步推进风电产业发展的同时,后旗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积极鼓励风光同场项目的开发建设。2012年委托贵阳设计院和内蒙古水利电力设计院分别在前达门苏木约253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规划一期30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和潮格镇约3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规划总容量为82万千瓦的光伏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光伏项目装机容量已位列全市第一,规划容量达到1560兆瓦,现已并网投产的有7家190兆瓦,2015年1~7月,并网光伏企业共发电15745.468万千瓦时。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后旗立足“风光无限”的自然资源优势,“追风逐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吸引着更多风电和太阳能项目的投入和运营,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科学发展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