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底,上海张杨路共同沟建成。对于目前的全国建设大热潮,这条地下管廊无疑提供了积淀二十余年的经验和教训,足以成为其他城市建设地下管廊的镜鉴。
2015年,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束昱参与主审《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未来三年,住建部所确定的10个试点城市需要遵守这份规范,建设389公里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地下管廊”)。
“新的规范确定了燃气管线入廊的标准,之前规范标准并不建议。”束昱介绍。
64岁的束昱不禁想起21年前,自己参与设计的第一条地下管廊:上海张杨路共同沟。共同沟即目前大热的地下管廊。早在设计之初,张杨路共同沟就确定了燃气管道入廊,设置了一系列防火防灾措施,这也成了新技术规范的重要参考。
事实上,作为我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城市地下管廊,张杨路共同沟之于后来乃至未来的相关工程,影响不仅体现在设计上,也有维护运营方面的借鉴意义。
“有经验,也有教训。”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给排水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一院院长朱浩川感慨。
1东渡取经1994年,浦东新区组织了11人技术考察团赴日考察,目的是学习地下管廊建设。
地下管廊将电力、通信、给水、燃气、供热等管线集纳在廊体内,方便进行管理和维护,减少马路因抢修直埋管线而“开膛破肚”,又被称为“共同沟”。
在浦东新区的规划中,管线综合要集约和渠化被提出,张杨路更被定义为“未来的南京路”,将是“具有21世纪国际水准的商业街”。地下管廊十分符合新区规划的要求。
在1990年代初,对人们来说,“共同沟”是个陌生的名词——在这之前,我国还未建设过长距离敷设配线的地下管廊。
浦东新区组织了多个单位进行技术研讨,对张杨路共同沟建设课题进行支持。日本是当时共同沟技术发展最快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技术团队决定前往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东京、横滨和大阪等城市已建成和在建的共同沟,学习到很多,对方也提供了很多资料。”曾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专攻“中日城市地下空间比较研究”的束昱担任考察队的技术领队和翻译。
赴日考察坚定了浦东新区建设共同沟的决心。共同沟建设被纳入张杨路扩建工程中,成为当年浦东新区一号重点工程。
1994年4月12日,张杨路共同沟正式开工。
至今,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仍保留着张杨路共同沟的资料汇编。“一百多页,其中记录着关于共同沟设计和建设的各种技术研讨会。”朱浩川告诉南方周末。
由于当时国内尚未制定地下管廊设计技术标准,在各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基础上,张杨路共同沟设计主要依据“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综合管道可行性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参照日本的《共同沟设计指针》。
一开始,专家建议张杨路共同沟纳入六类管线,除了电力、通信、给水和燃气外,还可以纳入污水和雨水管道。“但通过论证,最终决定只纳入前四类管线。”朱浩川介绍。
共同沟的设计需考虑实际需求和地形因素。“有的地方天然有起伏,可以利用重力差,很适合布置污水雨水管线,但张杨路地势平坦,当时专家论证后认为暂不需纳入。”他解释。
因地制宜,是朱浩川从张杨路共同沟工程中学到的重要一课。后来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进行其他综合管廊项目设计时,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断面形式,比如用预制的混凝土雨水管道作为沟体。
1994年12月20日,张杨路共同沟工程竣工,全长11.1254公里。
公开资料这样描述这条从零到一的地下管廊:“张杨路共同沟的设计周期和建设周期较之共同沟建设先进国家的周期短得多,创造了共同沟建设的‘上海浦东速度’。”
2尴尬发展“自张杨路共同沟建成后,张杨路没有因为管线维修开挖过路面。”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用事业管理署署长陆志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看起来,张杨路共同沟似乎完成了其既定的使命,确保马路不开拉链。但在共同沟内,燃气管道却未投入使用。
“据了解,1994年竣工土建工程,其他配套设施安装到2001年才全部完成。”陆志平介绍。
就在张杨路共同沟建设的前一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开始试运营。比起管廊建设,人们对地面交通的需求更迫切也更明显。为了配合地铁六号线的建设,张杨路共同沟配套设施建设缓了下来。
而燃气管道入廊的前提正是防火防灾的相关配套。没有入廊的燃气管道选择了直埋。
这触碰到21年来我国地下管廊管理的一大难点:管线入廊。
与设计类似,浦东新区在管理上也借鉴了国外经验,于1996年出台了《浦东新区共同沟管理暂行办法》。
“其中一条规定是,已建管廊区域不得另外开挖。”陆志平解释。
但在现实中,类似张杨路共同沟的地下管廊沿主干道建设,而管线并非一定要沿主干道布线,可以选择平行道路进行直埋,如燃气管线就没进入张杨路共同沟。
在为多个城市设计地下管廊的过程中,朱浩川发现:“政府最大的困惑在于:怎样让所有管线单位都入廊。”
“一方面,入廊管线的标准要求比直埋管线高,成本高。另一方面,入廊需要交入廊费和管理费,比直埋费用贵。”朱浩川介绍,“这也给相关管线企业的入廊带来问题。”
张杨路共同沟的建设由政府全额投入,并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但管线不入廊,则直接影响到地下管廊的实际效用和成本回收。
“不入廊或入廊率不高,建设的钱相当于打水漂,也是资源的浪费。”作为工程师的朱浩川更希望自己设计的工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张杨路共同沟)土建项目耗资2.3亿元,配套设施安装项目耗资0.9亿元。而每年估计需要数百万元的养护经费。从投资回报、有偿使用的角度出发并参照国外管理经验,进入共同沟的管线单位都应当缴纳一定的安装费、设施使用费。”1997年,上海浦东新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署魏小林、孟悦祥发文表示。
陆志平告诉南方周末:“《浦东新区共同沟管理暂行办法》原则上要求入廊管线交纳相关费用,但具体操作细则尚未出台,管线入廊目前并未收费。”
至今,每年张杨路共同沟的运维成本约为400万元,都由区财政支出。而运维的责任也一直由政府承担:浦东新区政府曾为张杨路共同沟专门建立了管理所,归属道路管理部门,后被划到区环保局,归排水署管理,直到2011年又由公用事业管理署接管。
3规划先行尽管遇到各种问题,在业内专家看来,张杨路共同沟的存在仍很有意义,共同沟的建设也非常有必要。
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曾承接不少城市地下管廊设计工作,在进行地下管廊必要性分析中发现,入廊管线的维护、抢修成本低于直埋。
“地下管廊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光靠收费,不可能回本,政府势必要对入廊单位进行补贴。但从社会效益层面讲,避免了多次开挖带来的交通问题、路面损耗,也避免了管线开挖中误损。”朱浩川说。
强制入廊、平衡收费,这是众多地下空间工程师和规划专家从张杨路共同沟的发展中得出的结论。在今年地下管廊试点城市的申报要求中,是否制定强制入廊政策、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合理分担政策、运营管理办法等成为重点评审内容之一。
不过,受访的专家、官员都向南方周末反映了张杨路共同沟所涉及的另一个问题:规划。
“成体系地建设地下管廊网络系统尤其重要。”束昱强调。
在1995年发表的《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共同沟”简述》一文中,任职于上海城市建设设计院的程慧伊建议:“今后在进行共同沟建设前必须先做好规划工作,必须先进行共同沟的网络规划,而且必须与该地区道路网络规划和交通网络规划协调统一。”
浦东新区的各类地下管线就像一头长发,张杨路共同沟就像一枚造价昂贵的发卡,穿过几缕青丝,但对于更多未纳入的管线,却无法进行管理,管线也可轻易绕开,选择不入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就认为我国城市不应仅进行短距离、局部的地下管廊试点建设,而应从城市整体层面,因地制宜的进行地下管线和管廊综合规划与建设,形成安全、可靠、高效、完整的城市地下管线系统。
“建成综合管廊网络,性价比比较高。”朱浩川表示。
而从管理上,陆志平也认为,综合管廊网络的建成对于推动管线入廊的落地,有实际意义。
如今,业内专家学者更倾向于将张杨路共同沟定义为以探索建设综合管廊、检验技术、评估效用为目的的“试验型综合管廊”。
据媒体报道,同样建成于1994年的金桥立交桥因不能满足道路“大容量、快速化”的要求,已拆除改建。而张杨路共同沟还未达到饱和。
“尽管利用率不是很高,但从设计角度看,张杨路共同沟考虑得很周全,断面尺寸仍留有余量,仍有发展的空间,还是很成功的。”朱浩川从技术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