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招标过程中的嘉兴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也是其中之一,海盐水务集团代表国资企业一方。据该集团副总经理王天宝所说,该项目被列入2015年度重大项目建设计划,一期投资大约5.3个亿,“现在有十几家企业想要参与进来。”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计划》,对江湖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来15年的治理目标。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处长汪涛曾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投入预计达2万亿元。按照业内机构的测算,要完成“水十条”的相应目标,到2020年能够拉动的市场投资规模约为4万亿-5万亿元。
这样急迫的需求,这么大的潜在市场,对于民资丰厚、治水力度较大的浙江省而言,无疑是大利好。浙江自2013年年底提出“五水共治”,并大力引民资进入治水领域,尤其通过PPP等融资模式,其具体运作情况或可为全国提供借鉴。
但21世纪经济报道在采访过程中也了解到,PPP模式运作环保项目目前还面临着竞争激烈、项目不够规范、国资占大头等问题。
环保PPP大量推出
去年年初,浙江省省长李强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PPP等模式,解决“融资平台债务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民间资本进入难”三大问题。
2013年,浙江提出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自此展开,按照时间表,2014-2016年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2014-2018年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2014-2020年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以PPP为代表的融资模式大举进入环保领域,也引发激烈竞争。
济邦咨询总经理助理、总监李纪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浙江的水务环保PPP项目,相比其他地区竞争更激烈,这是因为浙江政府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相对较高,也比较守信守约。
2015年4月,桑德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龙游县举行了深化提升“五水共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这之外,桑德也与浙江一些地市就环保项目进行了合作。其总经理董志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些标地比较好的、规模较大的、涉及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竞争相对激烈。
之所以进入这个领域,董志明表示,一方面由于政策导向较好,另一方面,桑德作为最早进入的企业之一,也积累了一定的风险控制和防范的能力。
目前正在招标过程中的嘉兴海盐县城乡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也是其中之一,海盐水务集团代表国资企业一方。据该集团副总经理王天宝所说,该项目被列入2015年度重大项目建设计划,一期投资大约5.3个亿,“现在有十几家企业想要参与进来。”
站在政府角度,王天宝指出,考虑PPP模式,一方面是中央政策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到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民生领域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腾出资金来,用于其他领域,同时也可以盘活民营资本。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大部分参与到PPP投资的主体,资金实力比较强大,有外资、民企、国资,有些是央企、大的国企,还有国内国外的上市公司。目前的合作方式是,政府主要提供报批程序等前期的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民企主要投入资金、技术和后期运营。
浙江PPP项目包括杭州的市政类、宁波的垃圾处理项目、台州玉环县水环境治理、温州机场配套设施等项目还在准备阶段,浙江丽水也推出了一批项目。
据李纪峰所说,浙江水务环保方面的PPP项目新增的部分占比并不高,但由于过去早就通过PPP的方式在运作了,从整体的项目上来说,还是最多的。
近两年,浙江公布首批20个PPP推荐项目,其中有首创股份、兴源环境、碧水源等全国性大公司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已披露2015年环保PPP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突破1万亿元。
热潮背后存隐忧
据环保企业所反馈,PPP模式运作环保项目目前还面临项目不够规范、国资占大头、政府扯皮等问题。
与浙江余姚合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董办张维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在环保PPP项目竞争很激烈,尤其是好项目缺乏。
李纪峰也表示,一些好的项目政府不愿意拿出来给社会资本,比如浙江的一些高速公路项目,政府还是偏向平台公司或者国有企业,“PPP项目国资占大头,实际上一个项目推出来,10个投资人中六七个都是国资、国企,主要因为国资在技术、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更胜一筹,民企实力相对弱一些,而且民资参与PPP相对更谨慎。”
对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政府的支付能力和承诺兑现的风险,以及金融资本市场对行业资金成本的安排,“按道理来说,这些行业配比的资金相对要成本低些、还款期限长一些,但是我们面临的金融环境仍然是把这些项目当成商业项目、完全商业化的产品去对待,资金成本压力较大的。”董志明说。
另外,有企业表示,民营企业和当地政府合资成立一家项目公司,民营公司占大头政府占小头,非常考验民营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资金实力。
尤其PPP项目多数盈利空间都不大,一般利润都不高于12%,而且现在政府扶持相对落实较少,污水处理行业税费上有“三免三减半”,垃圾发电方面“增值税即征即退”。因而,业界普遍表示希望政府能规范PPP项目,并对整体的未来政策安排,包括收费机制、动态价格调整机制做好中长期安排。
李纪峰指出,PPP项目后期存在政府称项目不达标而不进行支付的情况,“政府不付钱,污水处理厂也没钱,污水就会外溢,社会问题就很大。”
因而,他强调,PPP模式顺利运作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政府需要兜底的,双方几十年合作需要有一个信任关系,而很多地方政府尚不清楚PPP的概念。
据他研究,现在PPP参与环保领域占比还不高,预估在10%以内,很多项目还是按照传统方式来做的,也意味着市场空间还很大。
按照浙江省官方公布的数据,“五水共治”的7年总规划投资为4680亿元,其中2014年度投资超过650亿元,2015年全省水利计划投资490亿元,其中“五水共治”水利计划批投资348亿元,资金需求巨大。
除去PPP项目,还有其它满足资金需求的方式。比如,截至2014年12月底,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已支持“五水共治”项目17个,涉及金额30亿元。自2014年5月开始至今年4月,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陆续发行了超过20亿包括建德、兰溪、桐庐、长兴在内的多款“五水共治”定向融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