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走低 中国“小步跑”加快原油储备
最近国际油价连续走低,中国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加快了原油储备的步伐。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7月进口原油3071万吨,同比大增29%,创出新高。专家指出,石油战略储备对国家意义重大,应抓住当前国际油价低位机遇,加快补充原油储备缺口,以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建设安全。
石油储备“底子太薄”
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此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4年已超过59%。去年至今,进口提速,今年4月及6月,原油进口量单月超越美国。
虽然不断从海外购买石油,但中国原油“家底”仍然“太薄”。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战略原油储备能力达到1.41亿桶。按中国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的规模静态计算,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9天,商业原油储备可用 13.8天,全国原油储备的静态能力总共约为22.7天。
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称,中国第一阶段建造的储备设施的储量约为可供全国使用9天的石油量,而目标是达到90天的石油消费量。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原油储备因此偏低。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分析,因为中国消费量在不断增长,我们刚开始建设的时候,每年消费原油2亿吨,所以建设2000万吨的储备能力可以使用一个月,但是现在只能使用半个月,所以说石油储备能力依旧很低。
油价连跌提供契机
国际能源署认为石油安全标准的库存量(国家战略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应该达到3个月即90天的消费量。专家认为,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储备相当比例的石油。“现在国家的原油储备加上企业的商业储备只有20几天,这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大的石油安全威胁。”曹湘洪说。
国际油价从2014年6月开始至今一路下行,这为我国加大储备提供了契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6月下旬,国际油价开始下滑,中国石油进口量从7月份开始增长。相比2013年同期,中国原油进口量6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份都有所增加,12月则创下进口新高。
今年6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大涨27%,达2949万吨。7月,原油进口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增加。整体来看,今年前7个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幅达到10.4%。
“油价下跌对中国显然是好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表示,除了满足刚性进口需求,节省巨额外汇支出外,中国作为能源市场大买家还可以提高在政治斡旋中的发言权。
国家资讯中心宏观室主任牛犁建议,面对国际低价时应尽可能多收储,进口市场也要多元化,以保证中国原油的来源稳定可控。在国际整体供大于求时,还应妥善利用买方市场地位,提高中国对原油价格的议价权。
储备工程分段进行
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包括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据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介绍,国外石油进口国除了国家主导石油储备基地项目并发挥国有公司力量外,还动用民间力量储备。而中国目前基本依靠政府主导,并且国有储备与商业储备尚未彻底分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原油储备设施的建设,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原油加工企业商业原油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原油加工企业的最低库存不应低于15天的设计日均加工量。
如今,我国的储备工程正在分段进行中。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我国筹建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目前,一期国储基地已建成并“满仓”,二期国储基地正在抓紧建设中(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并具备进油条件),三期国储基地正处推进阶段。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规划显示,在2020年前,三期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将全部完成,累计储备能力达7000万立方米。
对于国家石油储备,曹湘洪建议,一是精心规划,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我国原油国家战略储备设施的建设;二是增加原油商业储存能力;三是加大建设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设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