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电联发布《201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受工业用电量下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气温降水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1.3%,其中火电发电量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幅持续扩大;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更为宽松,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将跌破4500小时,创新低。
火电连续12个月出现负增长;预计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将跌破4500小时
上半年电力消费
增速回落明显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增速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但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7%,增速环比提高0.9个百分点;各月增速分别为1.3%、1.6%和1.8%,自3月用电增速出现阶段性底部以来连续3个月小幅回升。
对于上半年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落,据《报告》分析:一是受宏观经济及工业生产增长趋缓,特别是部分重化工业生产明显下滑的影响。二是受气温、降水因素影响。一季度前三个月全国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高1.5℃以上,而5、6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多15.1%和5.5%,影响到一季度采暖负荷以及二季度降温负荷的增长。三是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国家持续推行转方式、调结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电能利用效率提升。四是受电力生产自身消耗减少的影响。上半年线损电量同比下降5.6%,火电发电量负增长导致火电厂用电量增速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负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和建材行业用电量大幅下降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中电联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5%,其中工业用电同比下降0.4%,是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部分地区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6.5%和6.4%,增速同比分别回落8.2和15.7个百分点,两个行业合计用电量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83.1%。若扣除这两个行业,则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及其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2%和1.3%。
虽然用电量增速下降,但是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上年年我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8和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1.2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用电量比重为30.8%,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
《报告》称,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8.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成为稳定全社会用电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同比增长16.1%,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住宿和餐饮业用电形势有所恢复,用电量同比增长4.5%、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火电发电
连续12月负增长
《报告》称,目前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发电延续较快增长,火电发电量连续12个月负增长、利用小时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上半年,基建新增发电装机4338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46.7%。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为13.6亿千瓦、同比增长8.7%,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接近14亿千瓦。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7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6.0%;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1936小时,同比降低151小时。
相比非化石能源,火电发电形势并不乐观。《报告》表示,上半年新增火电装机2343万千瓦。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9.35亿千瓦(其中煤电8.44亿千瓦)、同比增长6.4%。受电力消费需求放缓、供需宽松以及为快速增长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调峰等因素影响,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2%,自2014年7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2158小时(其中煤电2224小时),同比降低217小时。
为什么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如此明显?
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是因为全国电力总体需求下降;二是受用电轻型化影响,四大高耗能用电产业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增大,这也导致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大,在不推行分时电价等需求侧管理的手段下,峰谷差会更大,对电源调峰要求更高;三是非化石能源需要参与深度调峰,尤其是需要火电参与深度调峰,这也会造成煤耗和排放的大幅上升,破坏火电经济性和环保性,进而影响其利用小时数。
《报告》分析认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较去年更为宽松。其中东北和西北区域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中区域供需总体宽松,华北、华东和南方区域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供应能力盈余。
下半年增速
有望总体回升
《报告》预测,下半年用电量增速有望总体回升。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64-5.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上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更为宽松。预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中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电力供应能力盈余,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高峰时段供应偏紧。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1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将跌破4500小时,再创新低。
装机方面,《报告》预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总新增装机比重超过53%。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4.7亿千瓦、同比增长7.5%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到35%左右。
《报告》称,近年来,全国电力供需从过去总体平衡转变为总体宽松甚至过剩,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用电负荷峰谷差加大,电源结构不合理使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明显不足,造成煤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和电力行业发展质量、效益下降。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任务重,需要电力行业通过“有保有压”来提质增效和稳定经济增长。
因此,《报告》建议要合理控制新开工投产规模,既要控制煤电开工规模,也要合理控制具有明显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开发节奏,以避免过快发展造成发电能力过剩加剧、行业资产利用效率下降、国家财政补贴能力不足加剧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上调压力加剧。
在合理控制开工规模的前提下,《报告》还建议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提高电力系统调峰电源比重,加快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以提高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行业资产利用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