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某一类市场的不离不弃是专注,那么,在困难时期不放弃原有的战略,同样也是一种专注。也正因此,比亚迪才得以在政策黄金时期,借助新能源汽车,以“黑马”姿态重新赢得销量和资本市场青睐。
比亚迪最近几年都很沉寂,在2012年有奇瑞,2013年有长城,2014年看东风的背景下,这家车企似乎早已落入了第二梯队。
但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重新以“黑马”的姿态,创造了迄今为止最亮眼的成绩——截至2015年前5个月,售出新能源汽车14857辆,比排名第二位的众泰汽车多出至少一倍。而在全球市场,2015年前4个月,比亚迪以10933辆的成绩,排名全球电动车生产企业销量第四位。
当然,从财务数据看,比亚迪1.21亿的净利润中有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因素。一季度,比亚迪获得的政府补助部分占到其利润的一半,为0.65亿元。另外,其它非经常性收益占到了0.16亿元左右。
即使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收入,比亚迪一季度仍然实现利润4.04亿元,而2014年同期,这家企业仍处于亏损0.9亿多元的被动之中。
许多人都说,长城汽车(601633,股吧)SUV市场的优势得益于一种专注精神,其实,比亚迪在困难时期不放弃新能源汽车战略也是一种专注。正因此,比亚迪才得以在政策黄金期到来的时候,重新获得销量和资本市场青睐。
押注冷门
比亚迪2010年进入事业低潮之后,技术出身的掌门人王传福,没有因为新能源市场一时的挫折而断然放弃,也没有因为传统燃油汽车竞争激烈,就畏首畏尾,而是开始对汽车业务进行大幅调整。
在随后的“精简”举措中,比亚迪将其于2009年9月开始立项并计划投资30亿元微型面包车项目主动叫停,2011年初规划的C网销售网络也随即取消,一些职能部门也被进行大量缩减。
同时,王传福却未叫停新能源汽车项目,反而是持续加码——先是在2010年推出比亚迪最早的新能源汽车之一F3DM,此后又在深圳参股建立专门运营纯电动车的出租车公司。此外,通过2011年正式回归A股,比亚迪不仅解决了传统汽车零部件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也弥补了锂电池生产所需资金的不足。
而彼时,恰逢中新能源汽车发展“雷声大、雨点小”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比亚迪迟早会重蹈通用汽车的覆辙,但比亚迪的E6却创下了较好的销量,最为重要的是,比亚迪吸取了F3的教训,自推出以来,E6没有出过任何大的事故,出租车公司最终也实现了盈利。
但众所周知,而市场的扩大必须有政策的支持。否则,持续庞大的资金投入迟迟不能得到回报的话,比亚迪最终会难以为继。幸运的是,随着比亚迪传统汽车市场业务的调整与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关政策在2013年开始密集推出,2014年更是进入了一个政策爆发期。
这对于早有准备的比亚迪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此时,比亚迪不仅仅推出了换代的纯电动车E6,而且大力推出全新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
正是秦这款车的推出,奠定了比亚迪的江湖地位。数据显示,2014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倍,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73.28亿元,同比增长约6倍,占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的27.05%。从市场份额看,比亚迪2014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达27.9%,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份额更高达49.6%。其中,比亚迪秦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共售出14747辆,占到新能源乘用车份额的27%,占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份额高达 88%。
厚积薄发
比亚迪显现出智慧的一面就是,具有非常现实的策略和规划,而不是完全理想化的空想。
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非常诡异。一方面,传统燃油汽车市场节节失守,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则不断爆发。5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 196.42万辆和190.3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5.6%和4.6%。这是中国汽车市场15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产销同时下滑。相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常火爆,其中产量为1.91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更是同比增长近4倍。
面对如此向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开始全面发力。2015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全新的以电动车为核心“7+4”全市场战略布局亮相,“7”代表7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4”代表4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
而庞大的产品阵线,就意味着庞大的资金支持。6月4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将募资约150亿元,用于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根据公告,比亚迪本次募资的150亿元中,除40亿补充短期流动资金外,其余110亿全部投入到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两大项目之上。其中,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为60.23亿元,计划投入募集资金60亿元。该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及相关原材料的生产,建设周期为18个月;此外,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计划投入募集资金50亿元,主用于双模汽车、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及相关基础平台的研发。
巨大的投入资金额度,其实已经表明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的决心。而决心的支持力量,也是源自有利的市场环境,及其自身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资金、市场和技术积累。
“数据”王牌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成为跨国公司争夺的新领地,比如近日,大众汽车就高调宣布,未来四年,将有15款新能源车在中国本地化生产。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自主品牌或许会被打回到此前的状态。原因在于,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传统燃油汽车方面强大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拥有比中国自主品牌多得多的实验与实际行驶数据。
而拥有出租车市场超长运营时间、超长行驶里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而且没有出过重大事故,甚至还实现盈利,比亚迪是全球市场中的唯一一家。
根据比亚迪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4月底投入公交运营的850台E6纯电动出租车,总营运里程将近3亿公里,单车最高里程超67万公里。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说明比亚迪作为一般的私人家庭用车,已经没有技术、性能、品质上的障碍。在一般的城市或地区,比亚迪都能够提供正常工作、生活的保证。此外,比亚迪已经拥有获得大量的车辆实际使用数据,这为比亚迪以后改进电池和电动车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基础。
而且,比亚迪目前是唯一拥有电池与整车生产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也使其拥有比其它企业更好的电池整合能力,以及电池成本降低的机会。
最后,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将为中国的比亚迪提供比其它外资汽车企业更多的机会。比如,目前只有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才能获得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这自然使得比亚迪在市场上拥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固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是没有障碍,比如充电设施不完善、试点区域过于狭小。但是,这些障碍的克服是迟早的事情,随着中国整个市场的放开,2000多万辆规模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为比亚迪提供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