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工业人才工作和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4底,云南省工业人才总量达到213.5万人,其中,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6万人,工业专业技术人才77.5万人,工业技能人才90万人,云南省高层次工业人才总量达到15.5万人。
“但是,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云南省的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产业规模不大,与东部沿海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云南省工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嘉林坦言,目前,云南省工业从业人员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业从业人员比例较低,从业人才资源和科技知识对产业的贡献率较低。因此,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云南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云南是资源大省,但在利用得天独厚自然资源进行原始创新不够。据专家学者分析,云南省生活资料的95%、生产资料的85%不在本省生产,而是输送出原材料换回成品。其原因一是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二是从业人员与现代管理制度不适应;三是对高精尖人才引进、扶持力度不够。另外,在人才的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机制还不够健全。
如何突破短板制约,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创新力强的工业人才队伍,云南省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宋嘉林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工信委系统主要围绕实施工业企业管理经验管理人才、工业技术人才培养等“6大工程”,初步建立完善了工业人才流动市场体系和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搭建了工业人才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工业人才的研究资助交流服务平台,健全了合理的工业人才激励机制。
3年来,云南省累计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共计3000万元,支持实施了250个工业人才开发项目,累计培训各类工业人才31.3万余人。选拔认定高级经济师632人,选拔认定电子高级工程师、工程师268人,选拔认定煤炭高级工程师、工程师308人。与此同时,实施招商引资引才、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引才等措施,引进了一大批急需紧缺人才。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云南省工业人才力量不足等短板制约,为云南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
云南省将采取哪些新的举措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宋嘉林说,根据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各级组织部门将着力选拔熟悉工业、善抓工业的党政人才充实到各级政府领导班子中,提升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能力。其次是努力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激发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继续加大对数字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此外,还将突出战略重点,抓紧建设一批领军型、创新型、紧缺型工业人才。同时,还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工业人才开发等。
宋嘉林表示,云南省通过“兴滇人才奖”的评选,有力宣传了云南省各条战线、各类人才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竞相成才的良好氛围。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评选,宋嘉林建议进一步加大奖励的额度,使之成为海内外都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