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网

问题导向贯穿《中国制造2025》 节能、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肩负创新重任

   2015-07-21 中国汽车报3080
核心提示: 在7月12日召开的2015中国(长春)国际汽车技术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瞿国春着重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他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机遇。”

   7月12日,2015中国(长春)国际汽车技术论坛在长春召开,吸引了400多位业内人士参加。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骏详细阐述了 《中国制造2025》关于中国汽车制造2025的要点,他说:“问题导向贯穿于《中国制造2025》之中,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突破,节能、新能源汽车和智 能汽车肩负创新重任。”

  ■四个要点

  我国汽车产业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制造2025》采用问题导向寻求解决办法,归纳出四个要点,一是破解发展关键难题;二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三是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四是确定重点领域发展任务。

  李骏说:“我国汽车产业归纳起来有四大公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和交通拥堵。为此要实现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确定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三大发展方向。”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业大国,2025年“四基”突破、能力提升,初步成为汽车强国;2035年“三化一高”国际领先,接近世界一流汽车强国;2045年创新引领、体系领先,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节能汽车向节能、高效方向发展,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 新能源汽车向电驱动方向发展,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迈进;智能网联汽车向信息物理融合方向发展,企业向互联网+方向迈进。

  ■技术创新量化指标

  《中国制造2025》有了总体框架,在总体战略指导下,如何实现目标?量化的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明确要 求。2015年~2020年,平均油耗降低28%;2020年~2025年平均油耗降低20%。对 A0级、A 级、B 级、C 级车(包括SUV)分别 提出不同阶段降低油耗目标。

  李骏说:“为了实现降低油耗目标,在产品组合上进行了总体布局,2020年之前,以节能汽车为主。随着成本与油耗目标的变化,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举。2015年~2025年,节能汽车油耗降低42%,新能源汽车油耗降低80%以上。”

  在总体布局下,中国汽车制造2025制定了很多分项指标,动力效率提升20%~25%,节油贡献 20%~25%;整车风阻降低20%~25%,节油贡献4%~7%,整车滚阻降低20%~25%,节油贡献4%~7%,整车重量降低15%~18%,节油 贡献6%~10%,微混合技术的起停加上48V电源,节油贡献4%~14%。

  李骏说:“目前,国内汽车低风阻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年以上。要依靠空气动力学技术实现目标风阻系数0.33~0.34。”

  为了完成低碳化目标,需要开展汽车动力学五大专业研究,稳定性、视野与清洁、舒适性、性能和冷却。节能汽车创建以空气动力学驱动设计的汽车低碳化正向研发流程。

  节能汽车的热效率提升是技术创新的重点环节之一。李骏说:“到2020年,突破VVL、米勒循环、低摩擦等关 键技术,汽油机热效率达到38%,整车节油10%,突破增压直喷小型化、48V等关键技术,实现整车节油10%~20%;到2025年,突破FVVL技 术、可变压缩比关键技术,汽油机热效率达到40%,整车节油5%,突破超高增压直喷小型化、能量回收等关键技术,整车节油7%。”

  轿车柴油化也是节能汽车的技术路线之一。李骏说:“未来柴油机热效率高达50%,2020年以后将成为节能汽车满足油耗法规的重要动力来源。以模块化设计和生产为基础的‘汽柴油机’概念,将成为中国节能汽车引入柴油动力的技术路线。”

  48V系统的发电机电动化在节能汽车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汽车制造2025提出48V系统的发电机电动化是CFCR-Ⅳ和Ⅴ阶段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案,领先于欧洲使用该技术,走出中国独立的油耗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制造2025》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2020年的目标与技术路线有详细的规划。李 骏说:“在CFCR-Ⅳ阶段,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整车成本过高和使用便利性不足,受法规和政策驱动,解决方案以整车搭载和总成平台开发为主。在 CFCR-Ⅴ阶段,企业油耗达标所需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20%,足以支撑专用整车及动力系统平台开发,并推动该平台的技术创新,通过整车平台、动力系统平 台和储能技术三个层面的创新,解决新能源汽车成本和使用便利性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着眼于电动化技术带来整车平台的变革。李骏说:“需要从技术领域发展方向思考五个问题,一是体现EV商品特性的全新造型;二是信息化、智能化融合;三是全新电动化底盘平台; 四是满足动力系统电动化的全新整车模块化架构; 五是整车轻量化。”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创新着眼于动力源和能量源。

  储能系统技术创新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汽车制造2025有两个OEM 解决方案,一是电池装量不变,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整车续驶里程增加,解决用户里程焦虑问题; 二是依托充电网络普及和电池充电速率提升,续驶里程不变,解决整车增加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汽车兴起,汽车产品的定义和分类有可能被重新扩展。李骏说:“我国智能汽车分为5级,从 L0到L4,市场占比(渗透率)受车载传感与控制、车载互联信息融合、基础设施配套与升级、接受度和市场模式的影响。智能网联汽车分为环境识别技术和车辆 控制技术两大类,需要突破多源信息融合等五项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制造2025展望

  李骏说:“中国汽车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愿景,实现汽车三化需要企业研发 转型,转向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众创模式。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技术众创平台; 实现基于成熟度的技术货架与持续成长模式;将成熟的新技术、新想法 不断转化成产品设计需求。企业经营也要转型,转向基于互联网+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新的时代,汽车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都将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管理,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李骏最后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

在7月12日召开的2015中国(长春)国际汽车技术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瞿国春着重阐述了 《中国制造2025》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他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机 遇。”《中国制造2025》 的出台有深刻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因素考虑。瞿国春说:“发达国家出现了再工业化趋势,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德国提出‘工 业4.0战略’,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新兴国家也在后发追赶,印度提出了‘印度制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抓住历史机遇,提出《中国制造 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抓手效能,未来将加强六个方面的工作。

  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完善汽车产业体系。瞿国春说:“目前,我国主要汽车集团仍未完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将 进一步加大对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和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链建设的支持,并促进新一代增压直喷、混合动力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节能 汽车、PHEV、EV以及FCV工程化和产业化水平。”

  创新组织模式,夯实产业基础。瞿国春说:“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要战略支 撑,加快建设以创新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新网络,开展实施纵向一体化、横向关联化、关系大局和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工 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即‘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

  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瞿国春说:“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研究制定了包括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三个方向的发展技术路线图,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技术路线图的持续研究工作,并在今后不断修订和完善。”

  不断完善标准体系。瞿国春说:“在现有标准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围绕车辆智能化,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标 准体系。可以先行制定‘团体标准’,引导行业发展,条件成熟时,再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形成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协调发展、相互 补充、相互支持的标准体系。”

  发挥大企业的骨干引领作用。瞿国春说:“大企业要勇于承担责任,在基础研发、质量提升上加大投入。”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统筹安排集中支持。瞿国春说:“我们将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 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基础环节,以强基工程为依托,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薄弱等问题;在产品技术环节,依托国家 科技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等促进技术提升;在产业制造环节,通过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支持开展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制造示范工程,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制 造水平,并推行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图文
推荐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