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采用新能源发电取得长足进步。不但投资规模和装机容量高居世界首位,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幅提升。目前,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将在“十三五”期间具备与煤电竞争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发电不稳定,电网对风电和光电的消纳存在较大困难。随着风电和光电装机的大幅增加,弃风和弃光问题日益突出。据悉,目前我国“三北”地区弃风和弃光电量,已占到全部可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但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
平衡电力供求。电力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高效能源,同时又具有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产品难以存储的突出特点。由于风力和光热随时变化,相对于水电、煤电等传统发电方式,新能源发电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弱,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供求的峰谷矛盾。通过电网+互联网,形成坚强智能电网,促进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峰谷矛盾。
实现多能互补。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正式开工安徽金寨、山东沂蒙、河南天池三座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弃风、弃光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可成功将低谷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高峰时的高价值电能。依托智能化的特高压电网,实现水电、风电和光电多能互补,将从根本上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支持电网改革。通过电网+互联网,提供产销直接见面,用户自主选择的技术条件,将为电网体制改革创造重要前提。这样,不但有助于形成独立的电网输配电价,全面实现竞价上网,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用电成本。由于新能源的技术进步明显快于传统能源,产销见面和竞价上网,更有助于迅速提升新能源的市场竞争能力。
发挥大国优势。我国地域辽阔,各类新能源资源极为丰富。同时,由于地理气候差异极大,各地的电力资源和电力需求分布极不均衡。电网+互联网与大国经济的规模优势和自然差异相结合,可在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能源互联网,通过多能互补和供需衔接,为我国新能源开发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