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中国品牌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改善国家总体形象。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改善国家形象、打造中国品牌提供了好机会。
日前,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该峰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以“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00多名代表出席。
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
其中,由参考消息报社承办的峰会专题论坛——“全球可持续发展·品牌的打造”,受到与会官员、企业家与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品牌打造与建设,与会者做了精彩的演讲与交锋,呈现了一场难得的思想盛宴。
说到品牌的打造,现在讨论得多的只是产品品牌,这是微观品牌,缺少对宏观品牌的思考。其实,宏观品牌对微观品牌有着重大的支撑或制约作用。
比如,美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但那时美国的品牌在欧洲的形象并不好,代表盗窃者、暴发户与低劣,所以美国商品在欧洲那时卖得并不好,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二战后借助马歇尔计划,当美国的国家形象好起来后,美国产品的品牌形象才得以大大改善。日本品牌给国际社会的印象,同样有过类似经历。
再看看中国的品牌,中国产品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宏观品牌。举个例子,华为是个很好的品牌,但它即便到了印度这样的国家,其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制约,为什么呢?人家就觉得中国不是民主国家,所以华为产品就会涉及安全问题。还有,一些国家觉得中国没有市场经济这块金字招聘,认为中国的招牌是政府主导下的国有经济,没有市场经济。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与宏观品牌被打了折扣,受到诬蔑的话,这个国家的微观品牌打造就会事倍功半。
那么,中国如何去克服这个国家宏观品牌上受到的制约?这首先要弄清楚中国崛起方式的特殊性。从历史上看,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崛起过程中不挑战现行国际秩序,反而与世界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的新兴国家。中国要发展自己,需要加入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因此中国遭遇了巨大的结构困境,中国品牌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上坡路,打的就是攻坚战,这不是短时期就能够克服的。
要说起来,“一带一路”是树立中国品牌的好机会,为什么呢?
首先,“一带一路”真正要输出的是中国的发展模式。由于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中国这二三十年的发展特别快。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快速起飞,这种发展模式恰恰是可以向沿线国家输出的。其实,哪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起飞阶段不是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的?
我在做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把中国每年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发电量与用电量、水泥、钢铁等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速度,与中国同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做一个比较,发现一个能被反复证明的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速度要两倍于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经济体才能保持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美国也好,欧洲也好,日本也好,以往都是要保持一个相当高的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经济速度才上去的。
其次,在打造“一带一路”品牌时,可塑造良好的中国人形象——善于解决问题的聪明才智。我们知道,基础设施建设有三大风险与困难:第一是投资量特别大,动辄上十亿百亿;第二是投资周期特别长,一个大型的基础建设投资,其成本不是短短几年就能收回的;第三是政治风险相当高。因此,“一带一路”必须以国家层面合作的形式才能搞起来,这是中国的优势,民营企业可以参加但挑不了大梁。政府是主导,但绝不能是实际操作者;“一带一路”是经济发展合作,一定要按市场规律去做。
再有,通过国家间合作降低政治风险,再加上合同和法治精神,就能创造“一带一路”合作多赢局面,不但带动中国经济的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快速发展,还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如此,中国宏观品牌就能够通过“一带一路”打一个翻身仗。
实际上,在塑造中国宏观品牌上,中国已经在努力了。比如,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在不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利益对等交换,具体体现就是中美在重大关切问题上要磋商与合作。为什么这么说?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一个有统治地位的大国,美国一家就基本主持了世界议题的设置。举例说,美国将环保设置为世界最重大议题,那么中国马上就被戴上“生态环境破坏者”的帽子。尽管过去30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部分都是由发达国家排放的,而中国才刚刚发展,就成了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中国很多企业就会跟着遭殃。因此,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候,在重大议题上,中美必须合作磋商,不能让美国一家说了算,当然也不是让中国一家说了算。什么是世界上最重大的议题?必须大家一起说了算,这样一来,中国就能从战略上扭转话语权长期被动的局面,其客观效果之一就是中国品牌的形象同样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