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灯具行业展会经济高速发展,展会数量剧增,导致竞争加剧。尤其是互联网、媒体推广、“上门招商”等多种营销模式和国外灯具行业展会的冲击以及国内灯具行业展会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灯具行业展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中国已“入世”但中国灯具展会还未“入世”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行,意味着中国正式踏入世界商业大舞台。然而,对于中国灯饰行业展会而言,时至今日仍未真正入世。国内灯饰企业参加灯饰行业相关展会,不仅未得到平等的贸易机会,还被百般刁难,国内产品不能真正走入国际市场,中国甚至成了国际的反倾销平台。
法兰克福展——国企需要尊严
我国照明产业基础非常雄厚,是全球最大的照明光源和灯具生产国。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灯具及照明装置出口额达185.2亿美元。然而我国的灯具却是面临着“有品无牌”以及“屡被召回”的尴尬局面,维权、专利,各种赔偿屡见不鲜。
法兰克福展是世界级展会,在灯具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在2014年举办的法兰克福展会上,国内灯具行业再遭为难。
国际大牌欧普斯的专利高管拿着欧盟的专利证书针对中国产品摊位进行浏览,查看国内产品是否侵犯他们的专利,悲剧的是两家中国企业摊位被撤销,并且被索赔了1000欧元。
除此之外,据知情人反映,法兰克福展会举办方对中国参展企业和商户抱有抵触情绪,并未尽到东道主热情平等的义务,我国的参展企业和商户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产品的成交率也极低。
米兰展——创新刻不容缓
米兰展每两年举办一次,分为照明及建筑技术展和能源技术展,入展门槛要求极高,它要求参展的产品具有突出的原创性和极强的艺术性,必须具有引领时尚潮流款式的特性,被称为艺术享受的顶级盛宴。
然而中国灯具企业在原创性方面做的极差,“拿来主义”被普遍使用。在2013年的米兰展上,中国多家企业因为达不到展会所要求的标准被拒绝参展,有资格参加展会的只有寥寥数家。
香港展、广交会——对外不对内
香港展的高质量是世界公认的,每年都会展示出最新的灯具科技产品,引领着最前沿的科技,吸引来自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数千家参展商的关注和参与,影响力极大。
广交会以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两个本应该促进国内灯具行业发展的展会,却是有着严重的外贸倾向,对促进国内商户合作交流作用微乎其微。作为国内的综合展会领航者,不能有效促进国内行业合作交流,这不失为一种遗憾。
光亚展、古镇灯博会——影响力有待提高
光亚展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及全面的照明及LED行业展会,对于外销和内销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受到了国际展会、互联网营销模式冲击以及自身限制等多重因素影响。
古镇灯博会因身处灯都这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一直作为灯具行业的中心,是采购和推广的大集结地,受到周边企业的关注。然而随着全国各大展会的相继出现,互联网营销多重模式的影响,同样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影响力受挫。
为提高影响力,主办方穷则思变,正在举行第13届古镇灯博会,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将一年一度的灯博会改为一年春秋季两届灯博会。
此外,主办方首次采用了跨行业展的措施,一些其它行业的展台加入灯博展之中。据悉,跨行而来参展的行业中,有些行业本身因为能引起观众的新鲜感,展会效果颇为不错,另外一些则是鲜有人问津。
当然,跨行展示同样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让参观者诧异、新奇的同时,也会怀疑展会的档次会不会因此降低。对于这种“变”将带来怎样的效果,还未可知。
展会市场化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灯具行业展会的现状是“三多”:展会数量多、主办单位多、重复办展多。
展会数量增多,造成展会行业混乱、客流量分散和展会竞争激烈,效果却是越发微弱,这是展会越来越弱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办单位多,各自之间的不协调,各自干预,无疑会增加展会操作中的复杂度,让展会在设施、活动和服务等配套措施方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减弱展会的效果。
重复办展多,不仅会造成人力、金钱等资源浪费,各种效果差的活动更会造成展会参与者的心理疲惫,让其对展会模式造成一个从心理上的厌恶,从而彻底抛弃这种渠道。
我国的展会经济现在正在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又是一个最佳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市场竞争期,也就是生存法则里面的优胜劣汰。
未来中国灯具行业必将从现在的“三多”向“三少”迈进,而“三少”指的是展会数量少,但规模会越来越大;主办单位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主办单位会增加;展会重复少,但品牌展会会增加。
在“三多”向“三少”转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经得住各种考验,那未来的展会市场中必有一席之地,可是如何才能在这种狂风暴雨的冲击中屹然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