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4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徐强就开始了在建筑科学研究领域的“摸爬滚打”。从最初的建筑材料,到建筑构件,再到整个建筑,及如今的建筑可持续发展,31年间,徐强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兵”成长为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而他带领的团队也始终走在建筑工程的科学前沿,在为企业创造财富、为百姓谋求福利的同时,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为东海大桥研发环保混凝土
1984年大学毕业后,徐强进入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一待就是22年。由于大学时学的是建筑材料,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徐强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建筑材料领域。而说起他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就不得不提东海大桥。
从2002年6月26日开工,到2005年5月25日通车,东海大桥的建设周期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但早在2000年,徐强和他的团队就已在为东海大桥研发“新型海工混凝土”。
一方面是东海大桥长达100年的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却是桥梁设计规范对设计寿命没有明确的说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东海大桥高性能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的首席咨询专家,徐强和他的团队承担了东海大桥“新型海工混凝土”的研发重担。
经过反复研制、实验,一种高效性混凝土问世,经院士级评审,认为可以用100年。而这种混凝土不但耐用,还更环保——水泥含量较一般混凝土要少。这也使得东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中标水泥厂提意见的情况——水泥实际用量只有原计划的一半。
为崇明瀛东村改造节能房屋
2004年,建科院领衔打造的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建成,这是我国首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建筑,为我国生态建筑关键技术产品后续研发提供了实验平台。同时,徐强带领的课题组还制定了生态建筑设计指南、评估体系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标准性文件。
2011年-2012年,徐强团队与市科委合作搞了一个新农村节能改造资助项目,先在崇明县瀛东村试点。瀛东村共有58户农户,家家都是自己造的房子,由于门窗漏风严重,采暖设施又不是很充分,再加上冬天崇明风很大,因此一到冬天室外是0℃,室内也是0℃,而夏天又热得要命,居住条件比较差。徐强他们的计划是先对门窗进行改造,改为节能门窗,同时对墙体加固保温,并重新粉刷房屋外立面。此外,还给每家每户都安装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
不过,对于这样一份“免费午餐”,起初村民们却毫无兴趣。其中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怕麻烦,有的是怕自己家的新装修“浪费”,还有的甚至想直接领取五六万元的资助预算自己改造。眼看项目要停滞不前,徐强带着课题组的同事,在村支书陆文忠的陪同下,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前后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见效果依然不明显,徐强决定先把村干部的房屋做成“样板房”。2012年春节前夕,三名村干部家的房屋节能改造完工,“经过改造,房屋肯定比原来更美观,而且更抗震,节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徐强说,由于春节期间村民都相互串门、拜年,同样的天气下,同样不开空调,三名村干部家里的温度起码要高5℃,村民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了改造的好处。于是,其余55户村民立马同意改造工程队进驻自己家,有的甚至临时搭出一个小房间让施工队一起改造。
为老年人打造绿色老者社区
2013年5月,上海建科集团成立了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徐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徐强带队成立了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专家工作小组,成员共9名,其中博士2名,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5名,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对于这个团队,徐强说事业越是超前发展,他越是意识到个人作用的渺小,“很多成果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工作室成员叶剑军透露,工作室目前“三大课题”中,有一个是在崇明东滩建一个“生态城”,总面积1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世博园区那么大,而这个生态城最大的亮点就是运用多种养老产业和绿色建筑的新思维、新技术,使之成为一个既适合老人居住,又符合绿色要求的“老者社区”。
徐强介绍说,未来在这个老者社区,太阳能设备上装有追踪定位系统,使得太阳能面板尽可能地长时间接收太阳光直射;住在里面的老人们人人可办一张智能“一卡通”,老人在停车库停车、在公共食堂吃饭、在社区医院看病、在图书馆看书,等等,一卡在手,方便无忧。
此外,这张“一卡通”还会记录老人的健康、生活数据,通过智能分析,一对一地提醒老人“最近应该多吃什么蔬菜”“最近要注意哪些疾病”等个性化定制信息;如果老人在社区里走累了,或者迷路找不到家了,可通过社区内的呼叫系统让物业派人很快找到这位老人;而社区里甚至还将安装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大气环境参数获取技术的设备,更精确地“指导”老人安排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