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网

广州管委:2017年可望破解“垃圾围城”

   2015-07-10 南方都市报 2290
核心提示:如果你生活在广州,你每天约排放1.2公斤垃圾,你可能觉得这不算多,然而以此计算全市(按1800万人口计算)生活垃圾日排放量约2.2万吨,重量相当于2700多头成年大象。而这个数字还以每年3%至5%的速度递增。

垃圾围城,是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最棘手的城市病之一。像类似广州的超特大城市,更易陷入垃圾围城之困。近些年,广州最主力的“现役”垃圾处理设施兴丰填埋场多次传出扩容消息,拉响垃圾围城的警报。与此同时,广州布局总规模达到1.4万吨/日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3000吨/日已运营)、2000多吨的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和1200多吨的餐厨处理设施。按照广州市城管委的计划,最迟到2017年,全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点火试运行。“到2017年,广州将可望破解‘垃圾围城’难题。”广州市城管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兴丰填埋场5年两度扩容

扩容能为广州解决垃圾危机争取时间

如果你生活在广州,你每天约排放1.2公斤垃圾,你可能觉得这不算多,然而以此计算全市(按1800万人口计算)生活垃圾日排放量约2.2万吨,重量相当于2700多头成年大象。而这个数字还以每年3%至5%的速度递增。

这2.2万吨垃圾中,每天有差不多6000吨进入了资源回收系统,多为矿泉水瓶、纸皮等回收价值高的物品;剩余的约1.6万吨垃圾需要进行终端处理。

在广州,垃圾终端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填埋和焚烧。目前,处理量最大的是2002年投产的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这个设计使用寿命长达20年的“模范”填埋场曾让广州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枕无忧。

但是,垃圾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预期。第一次爆出兴丰“折寿”的消息是在2009年4月,原广州市市容环卫局邀请市民代表、相关职能部门“智囊人士”就广州垃圾分类的推广献策建言。当时城管委人士在介绍背景时透露,广州市垃圾增幅过快导致兴丰填埋场使用寿命提早8年结束,预计最多只能延续至2012年。2009年9月,番禺要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消息一经传出,再次触动广州“垃圾围城”这根脆弱的神经。

广州市城管委并不是完全没有措施。2011年2月,广州市城管委(2009年广州市市容环卫局并入广州市城管委)发布消息称,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用尽1800万立方米,二次扩容约650万立方米,扩容后能为广州解决垃圾危机再赢得两三年宝贵时间。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兴丰本已吃紧,广日集团腐败案发拖累兴丰七区扩容工程进度。按照规划,七区扩容工程新增A、B两个填埋库区,建成后新增库容1110万立方米。广州市城管委启动紧急预案,春节加班赶进度。今日(7月10日),七区工程B区交付使用,直至“接力”新的焚烧厂投用。

首个焚烧厂五易其址

“邻避”致广州垃圾“焚烧”时代延缓近10年

为何会造成今日垃圾处理的被动局面?

梳理广州市垃圾处理历史会发现,组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广州市环卫局决定建一个正规的垃圾填埋场。1989年大田山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

1990年,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在白云区龙归镇永兴村村民的反对声中开始动工兴建,1992年投入使用。

广州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填埋”时代。

但是广州市政府并不想单条腿走路。同年,广州市开始筹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就是李坑焚烧发电厂的最早构想。

焚烧的概念第一次引进广州,就遭到了反对,从五易其址可见一斑。1993年底大坦沙资源电厂立项,地址最初选定在大坦沙南部坦尾村。消息传出后,立刻遭到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距离住宅太近。发电厂被迫挪到几百米外的日杂公司仓库。但又因地方太小,再次易址。可新的地址,却又未能通过环评。发电厂第四次迁址,确定在大坦沙岛的西北角。当时已完成征地拆迁,举行了奠基仪式,甚至被作为广州市1996-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广州市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纲要》规划,计划1998年建成。但来自周边地区的反对意见,最终阻止了这项工程的上马。2000年3月,广州市最终将电厂选址改在距离广州市区约35公里外的白云区龙归镇李坑。李坑焚烧发电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2002年投产。

由此可见,广州的垃圾“焚烧”历史,一开始就遭遇“邻避”,一缓就缓了近10年。

番禺建焚烧厂再起波澜

一封网络公开信开启官民对话

2009年底,广州因番禺要建焚烧厂再起波澜,该事件后来演变成全国关注的环保事件。此间,一个网名“巴索风云”的广州居民给时任番禺区区委书记谭应华写了一封公开信。请书记和华南板块业主座谈垃圾焚烧事宜。没想到,此事很快得到谭应华回应。座谈会得到三个结论:谭应华三次重申焚烧项目已经停止;项目停建后全区大讨论,未来将根据讨论结果确定两三种垃圾处理方式;选址将由政府、专家和市民共同参与,进程公示。

2010年初,广州市政府开展了“广州垃圾处理,政府问计于民”公众意见网络征询活动。官方倾听民意的姿态激发了番禺华南板块居民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此后将近1年时间,几乎在每月23日广州市直部门的例牌接访日都能见到番禺居民的身影。城管委开辟专门会议室专题接访。

一位广州碧桂园的女业主拿来了她整理的世界各国焚烧厂正在萎缩的数据分析;更多的人在网上、专业期刊上搜集关于焚烧的专业知识,以证明分类不彻底的情况下焚烧对于环保安全的威胁。有观察者从积极角度评价,这是一次自发的全民环保知识普及。

在周而复始的官民对话和环保知识自我更新、学习中,人们开始把注意力从终端的处理转向前端的分类。尽管如此,2012年初,广州市本届政府班子上任伊始,由焚烧安全引发的一场民意危机有所减缓但并未完全退去。

多方探讨“焚烧厂群”建设

市长挂帅媒体搭台促信息公开,舆论出现拐点

2012年,一个总规模2.1万吨/日的“焚烧厂群”的建设计划一经曝光引发新一轮质疑,会不会成为“焚烧大跃进”?

为此,广州市长陈建华上任3个月后,公开召集的第一场座谈会就是关于垃圾处理。座上宾除了专家还包括市民和网络意见领袖。“作出重大决策时,要广泛听取来自精英和草根阶层的意见。”陈建华说。他会上回应“焚烧大跃进”的质疑称,“2.1万吨的远期规划目标不能减,规划了可以不建。至于近期的,可以减少,减多少要经过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才能最终确定。”

此轮建设7座焚烧厂,总规模控制在1.4万吨/日,自此确立。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成为焚烧厂落地的“广州经验”之一。

然而,焚烧安全仍然时不时挑动人们脆弱的神经。

2012年8月,李坑村民用“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实名举报李坑焚烧厂灰渣里有拖鞋,烧不净。这个事件再次把焚烧安全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广州市城管委随即联合南方都市报举办“坐下来,谈一谈”公众论坛,邀请反烧网友、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多方对话。针对焚烧安全“政府说了我就是不信”的“怪圈”现象,专家给出“政府不要帮企业‘打包票’的解药”,厘清政府的监督者角色。记者注意到,此后再出现焚烧安全方面的投诉,城管委都第一时间督促运营企业进行信息公开。

广州市政府也在同一时间,成立广州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简称“固废公咨委”)。委员构成兼顾专家、利益相关方和普通市民。固废公咨委副主任郭艳华认为,公咨委的定位和主要职责是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桥梁,在政府决策中让更多公众参与,最终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互敬。

促进信息公开的高潮是2013年6月启动的“万人行”活动。活动在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点火1周年的纪念日上开启。市长陈建华带队参观两座不堪重负的填埋场和现代化的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万名受邀的参观者来自各行各业。在番禺火烧岗填埋场,手帕、毛巾、宣传单、双手轮番上阵,也抵挡不了填埋场传来的阵阵臭气。与火烧岗填埋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的设施都“包在玻璃”中,场区内明亮整洁。

“舆情分析显示,‘万人行’之后,舆论出现了拐点———社会上反烧的声音渐弱,理性看待焚烧的声音渐强。”广州市城管委负责人不止在一个场合指出。

在建焚烧厂拟后年投产

谁污染谁付费,生态补偿机制助焚烧厂落地

目前,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一分厂和二分厂已投运,日处理规模共3000吨。根据广州市城管委最新通报,除第五资源热力电厂(花都项目)进度稍缓,其余四个项目(南沙、萝岗、增城、从化项目)均已进入施工阶段。“最早试运行的估计是第四资源热力电厂,预计2016年底可点火。”广州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称,7座资源热力电厂计划2017年全部投产,届时,广州将拥有1.4万吨/日焚烧处理能力。

此外,一期规划2040吨/日规模的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和1200多吨的餐厨处理设施建设也都在进行前期工作,并将于近年陆续投用。

“此轮垃圾设施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陈建华日前在调研垃圾处理设施时如此表示。

“到2017年,广州将可望破解‘垃圾围城’难题。”广州市城管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谈及垃圾处理设施得以落地的经验,广州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补偿制度功不可没。2012年5月1日,《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该制度的核心理念是,“谁污染谁付费”。由于广州中心城区三大垃圾处理设施都在白云区,所以像越秀等垃圾产生区需向白云区缴纳生态补偿金,让垃圾设施周边村民“尝到甜头”。从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白云区共收到广州市拨付的4批生态补偿费共计2.69亿元。花都焚烧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在积极落地生态补偿政策。

有专家认为,广州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领域尝试生态补偿,或可破冰越演越烈的邻避冲突,为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一个良好榜样。

预告

垃圾分类三周年

今日千人大动员

南都讯记者梅雪卿通讯员成广伟今日上午,广州将连续第四年召开垃圾分类处理动员大会。今年“7·10大会”的主题是:总结垃圾分类的“广州经验”。据了解,今年的大会形式首次改为视频会议。

2012年7月10日,广州市首次召开垃圾分类处理大会,俗称“7·10大会”。此后每年7月10日都会举办该会议。前三年的“7·10大会”都在中山纪念堂召开,参会人数在3000人左右。广州市城管委昨日通报,今年的“7·10大会”将首次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各区将设分会场,参会人数在1500人。

今年4月19日召开的市固废公咨委会议上,广州市长陈建华表示,“广州垃圾分类推进到这个时候,要有自己的经验。今年7月10日的大会,我们就推自己的经验、本土的经验。逐个街地推,逐个街地验收。”市城管委表示,除了总结垃圾分类的“广州经验”,今年的大会还将对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进行部署。

去年“7·10大会”以来,广州从顶层设计上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原有的垃圾分类“暂行办法”转正,“源头减量”明确为垃圾分类流程,并把“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以法规形式明确:“定时定点”在全市社区逐步推广;《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低值可回收物的市场化之路提速。

“从2012年开始的此轮垃圾分类高潮,我很高兴地看到,广州垃圾分类更加注重市场化,正在打造多个利益闭环。”广州市固废公咨委委员巴索风云点评道,“希望今后能更加注重市场化,引入更多企业参与垃圾分类,解决各类垃圾的去向,同时反哺居民前端分类。”

到2017年,广州将可望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舆情分析显示,“万人行”之后,舆论出现了拐点———社会上反烧的声音渐弱,理性看待焚烧的声音渐强。

———广州市城管委负责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图文
推荐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