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严峻性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间企业家嗅到了万亿级修复市场的诱人气息,而专家学者们则看到生物修复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
千亿元投资入驻修复市场 土壤治理更添前沿技术
土壤修复市场每年将超千亿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中国的这句俗语道出了土壤的重要性。然而,随着近年来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很多耕地土壤生态系统开始退化,农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品质安全,污染农地的修复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明确以大中城市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7月2日,环保部通报,中央财政近期下达28亿元专项资金,而这仅是用于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另有统计显示,2013年各地已披露的土壤修复16个试点项目总计涉及资金量约为6亿元,项目资金来源几乎全为政府专项补贴资金,足显政府对土壤修复的重视程度。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前不久透漏,“土十条”已由环保部提交至国务院审核。近日,也有参与编制“土十条”的专家指出,已经提交国务院审核的“土十条”,包括划定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区域、投入治理资金的数量、治理的具体措施等多项内容,并且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便会下发。
中投顾问发表的《2015-2019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预测,目前全国工仅业污染土壤修复所需费用约为3000亿元,2014—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的总的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这也意味着,每年土壤修复市场将达千亿元。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土十条”的出台将为土壤修复行业带来多重利好,未来我国的土壤修复潜在市场将高达几十万亿元,其中利润空间比较大的城市污染场地修复和耕地修复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土壤调理剂增产近两倍
在土壤修复产业前景被业界一致看好的同时,土壤调理剂产业表现异常活跃。近几年,新原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推出。目前获准农业部登记的土壤调理剂已有50多种,年产销量超过100万吨。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王旭透露,新的土壤调理剂行业标准或将于今年末或明年初出台,现在还在进行论证。他表示,污染土壤的修复、相关产品修复效果评估、调理剂的相关含量等都将会有一系列标准出台。截至2015年4月,土壤调理剂登记产品数量共有75个,其中境内69个,境外6个。此外,土壤调理剂产业发展迅速,矿物源、有机源和化学源3种土壤调理剂在2013年产能只有101万吨,而目前已达274万吨,不到两年时间内增长近两倍。
生物修复技术或为最具发展前景技术之一
土壤污染修复是指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吸收、降解、转移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包括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3种方式。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认为,耕地土壤污染逐渐加重问题具有复杂性。
目前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例大、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污染耕地面积大(即“三大”);耕地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即“三低”);重金属累积多、农药残留多、污染来源多(即“三多”)。不能简单地把农田土壤当成固体废物对待。农田土壤修复涉及土壤学、农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等一系列学科的交叉应用。
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安全、无二次污染及修复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污染物修复主体的不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最具应用和发展前景的生物修复环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