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在四个月内连续荣获三项国内外大奖
口述人:余荣霭
简介:余荣霭,1947年9月生,广东台山人。1986年起先后担任市规划局副局长、三灶管理区副区长、三灶管理区党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10年退休。
1998年,对于当时还很“年轻”的珠海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济特区设立的第18个年头,珠海一口气拿下了国内外的三项至高荣誉。
十几年的发展之路,珠海定位清晰、思路明确,就是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这颗位于珠江口西岸的南国明珠始终把“牺牲环境”作为不可触碰的红线,倔强地坚持着。
当年的9月、11月、12月,这样的坚持获得了肯定。珠海先是在全世界45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然后又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旅游模范城市、全国第一批环保模范城。
9月:迪拜
我用20分钟向全世界介绍珠海
“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是由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创立的一项全球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1998年是第二次评选。当时的国家建设部推荐珠海参加评选,要知道参加评选的有全世界450多个城市,最终珠海以总分第一名的城市捧得大奖,没有辜负建设部对珠海的信任。
当年《光明日报》在报道中这样说道:珠海市自1979年建市以来,致力于改善和保持城市环境,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方针,将昔日荒凉落后的渔村小镇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这次获得“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说明他们的努力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珠海十几年的特区之路虽然没有深圳的发展速度,但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特区,这样的速度也并不一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珠海非常注重环境保护,明确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时至今日仍是珠海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引领着珠海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市委书记梁广大的带领下,珠海规定市区范围内要取消烧煤这一效能低、污染大的生产方式,这意味着在珠海,烟囱只能出现在磨刀门以西的西部地区。同时,由于不少企业依山而建,对山体植被破坏极大,珠海也将之全部取缔。每个企业的赔偿都在数千万元。在当时那个年代,在财政收入有限的前提下,市委市政府有这样的魄力实属不易。
除了触之可及的一些对珠海环境影响明显的企业之外,珠海又将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已引进的一些涉污企业,规定如果企业排污达不到规定水平,必须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对不起,珠海不欢迎你。记得当年珠海有三分之一的排污企业因排污不达标被关停。有了这些教训,珠海在企业引进方面可谓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对于“污染企业”毫不犹豫地说“不”。
正是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发展浪潮中,珠海荣获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一奖项的核心在于“协调”二字——经济发展与环境要协调、与人口增长要协调、与社会建设要协调等。当得知珠海获奖后,主办方告知珠海要在颁奖大会上做20分钟发言。对于名不见经传的珠海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展示形象、对外宣传的最佳时机。
还剩5分钟、1分钟……站在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颁奖台上,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个城市和地区的代表,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珠海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由于时间限定在20分钟,最后我不得不加快语速,将准备好的发言内容完完全全地传递出去。
11月:桂林
我从国务院副总理手中接过奖牌
1998年1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我作为市政府分管旅游的副市长,带队参加了这次会议。此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参加首届国家旅游模范城市的颁奖。
珠海建市十几年来,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共交通、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加之毗邻港澳这一特殊的区位优势,国家旅游局在举办本次评选的时候,专程推荐珠海参加。最终,珠海不负众望,与深圳、大连、桂林、厦门等六座城市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旅游模范城市。颁奖典礼上,我作为珠海市代表,从钱其琛副总理的手中接过了奖牌。
获此殊荣,珠海可谓实至名归。这次评选,除了国家旅游局推荐之外,其他城市也可以自行报名参评。评选过程有一套完整的硬性指标体系,比如旅游接待条件、城市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条件、人才队伍建设,等等,经过综合评比最终确定了首批六座城市。
1998年的珠海人口仅有60多万,相比于其他几座获奖城市,珠海的规模并不大,但每年到珠海旅游及从澳门出入境的旅游就有几千万人次,能够安然地接待数量如此庞大的旅客,可见珠海的旅游接待水平无疑是一流的。另外一个可以佐证的是,当时珠海仅五星级宾馆就有五家。珠海能够脱颖而出的另一个原因是公认的生态环境,可以“罐装出口”的空气为珠海赢得了美誉,休闲度假之城也成为珠海的一个重要标签。
发挥海洋优势是珠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虽然当时海岛旅游还没有真正的被挖掘,但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海岛旅游的潜力。我还专门带队去了一趟马尔代夫,看看“千岛之国”是如何将旅游产业发挥到极致。随后,我们委托中山大学重新对珠海旅游进行了整体规划,尤其是完善海洋旅游产业规划。
十几年来,珠海海岛旅游越来越活跃,海岛设施逐步完善,“一岛一品”的特色也慢慢显现。桂山岛、万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等,都已成为市民及周边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同时,珠海旅游发展向西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成为珠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部海岛、中部休闲、西部乡村,珠海旅游全面开花,差异化发展道路也进一步丰富着珠海旅游的内涵。
1998年9月至11月,珠海先后获得联合国颁发的“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全国首批国家旅游模范城市”称号,每一位珠海人都以此为傲。当时还有一个构想,把这两项“大奖”摆放在中大五院对开草坪和海滨泳场,以鼓励珠海人积极投身社会建设,把珠海的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12月:北京
珠海就是名副其实的环保模范城
就在珠海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旅游模范城市后仅仅一个月,捷报再传,经过严格考评,珠海成为了“全国第一批环保模范城”。珠海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信仰,获得全国环保模范城这一大奖,并不意外。
环保模范城的评选与国家旅游模范城市评选一样,都唯指标和数据说话。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工业排污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绿化率……每一项指标都根据评选规则换算成相应的分数,相加后获得的总分就成为一座城市能否获评环保模范城的唯一参考。
这项评选从1998年3月份开始申报。当时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现为团省委书记的曾颖如负责申报材料的整理。看到所有材料后,我们就已经认定,珠海就是名副其实的环保模范城。需要考评的每一项指标,珠海都有据可查,而且各项指标完全符合环保模范城的评判标准。
我记得当时有一项指标是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能低于60%,实际上当时珠海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80%。在空气质量方面,环保部门每天、每月、每年都有真实的监测数据,空气质量远远好于国家标准的珠海,这一项的得分一定是最高的——时至今日,珠海的空气质量在全国来说仍然处于前列。
为了推动环保模范城的迎检工作,在前期筹备的过程中,我们还开展了广泛宣传,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让老百姓都知道珠海正在积极参加全国环保模范城的评选,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发挥主人翁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过初评、总评,珠海最终与深圳、大连等其他五座城市一起获评全国第一批环保模范城。1998年12月,市委副书记雷于蓝带队去北京领奖。虽然这次评选并未公布最终评分,但我私下从国家环保局相熟的人那里打听得知,珠海的得分在获奖城市中排在前列。此后,珠海召开总结会议,表彰了一批在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这次评选算是告一段落。
获此殊荣,更加坚定了珠海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均衡发展之路的决心。可喜的是,近十几年来,珠海在这条科学发展之路上昂首前进,不断取得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