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污水处理站,本是环保的好事。可北京怀柔区汤河口镇后安岭村村民反映,他们村的污水处理站建成3年多,村民家的污水也排了3年多,污水站里却始终不见处理过的清水排出来。污水到底去了哪儿?
后安岭村是一个建在白河岸边的新村,灰色的二层小楼整齐划一,村子背山面水,景色秀美。
污水处理站就在村委会楼前坡下,面积约20平方米,现场只能看到水泥地面和几处井盖、两排排气管。井盖上着锁,锈迹斑斑。
污水站下隔着马路就是白河。路面上有一道新修过的痕迹,村民说,这是修污水站时挖开的,下面埋着排水管,出水口就在河边。
记者找到出水口的位置,发现已经被水泥状的垃圾包住,周围杂草丛生,五六步外的河道里还有一处简易鸡舍。这里显然长时间没有排过水。
后安岭村搬迁上楼后发展民俗接待,全村70多户有近一半办了农家乐。记者走进一家看到,厨房、卫生间都有下水管道。户主说,打入住那天起,污水就直排下水管道了。“肯定都进了污水处理站,不处理那还行!这白河可是饮用水源地。”
村民说污水进了处理站,可处理站里却看不到处理过的清水排出来,那全村的污水都去了哪儿?
“我们村2012年搬迁上楼,污水处理站也是那时候建的,但建完后就没正常用过。”村党支部书记说。为什么建了不用?“处理站里一滴污水也见不到,没污水还怎么处理!”
污水没进处理站去了哪儿?“听说是管线出了问题,应该是漏到地下了吧!建设单位也在查,但管道都封在水泥地下,不好查。”一位村干部说。
一个污水处理站建成三年没处理过污水,村民家的污水是否直排到了地下?水务部门对此是否知情?
“这个项目不是我们做的,但这事儿听说了。”怀柔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但在京郊农村,建成后长期闲置的污水处理站不在少数。
原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都由上级部门出资建设,建成后交给村里运营维护。“村里没有专业人员,哪儿坏了修不了;二是运行维护需要钱,一些村财力有限,就不愿意用。”这位负责人说。
为解决农村大量污水处理设施闲置问题,去年市里出台政策,鼓励区县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把这些设施交给市排水集团统一管理。今年,怀柔区拨付资金100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
“我们正协调专业机构检修,修好后就移交市排水集团,确保后期能正常运转。”这位负责人说。
希望“专业机构”尽快修好后安岭村污水处理站,不要让白河水源地再喝三年污水。
后安岭村污水处理站的排水口。有白色垃圾处为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远处可见简易鸡舍。再远处是白河。本报记者 于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