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个监测站点编织成一张密网,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村庄的空气质量都处于实时监控当中。这套覆盖北京通州全区的大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今年正式投入运行。
大屏幕上,绿底色的通州区地图,被黄色、橙色等不同颜色的斑块覆盖,形成的云图每隔几秒跳动一次,显示着辖区PM2.5的变化趋势。在通州区环保局的大气质量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打开大气颗粒物自动监控系统的页面。
滚动鼠标,放大地图,只见密密麻麻的大小圆点遍布全区每个角落。“这都是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站,总共有469个。”工作人员介绍道,通州大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一个全项站,18个PM2.5单项监测站和450个遍布全区行政村村委会、居委会的子监测站。
记者来到了位于通州奥体公园的全项监测站。登上监测室屋顶,只见两根烟囱一样的管道与室内相连,工作人员介绍,管道通过泵加压收集空气,一根连接着PM2.5浓度测量仪,另一根用于测量PM10、SO2和氮氧化物等。
450个子监测站装在每个村委会的屋顶、墙头,数据每3分钟自动上传一次。四百多个监测站点犹如四百多双眼睛,紧紧盯着全区每个角落PM2.5的变化。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监测系统有个“站点异常统计”功能,如果某个站点PM2.5小时均值大于周边三个站点50%以上,就会被定义为“异常”自动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针对污染浓度高的地区,有的放矢地执法。”
通州的乡镇几乎下属都有四五十个村,多的有61个,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环保执法,难度可想而知,往往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今,通过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终端,通过云图颜色,一眼就可以辨识出污染浓度异常点,通过定位,调动执法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异常点周围进行排查,追溯污染源。
今年1月,系统刚上线,环保执法人员就发现了小邓各庄村连续数天下午三四点PM2.5浓度偏高,执法人员对小邓各庄周边,包括菜园村、堡辛村等地区进行了排查,最终找到了菜园村三台用于职工取暖的小锅炉,进行了现场执法。
最近,监测系统还将推出手持移动终端,让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可以掌握大气污染状况的最新数据。除了大气监测站,今年,通州区还启动了区域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进京路口机动车固定遥感监测系统,让更多污染源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