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设施就是方便!既节约了水资源,又省钱、省时、省力。”6月19日,在龙口徐福街道后田村,村民孙毅给大棚葡萄浇完水后,发出由衷的感叹。
今年,后田村针对全市干旱、水资源匮乏的实际,在用水量较大的农业灌溉方面,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广受村民欢迎。
引进节水灌溉设施每20米一个出水口
后田村有900余户村民,其中,80%以上的村民家中有地,有的种粮食,有的种果园,有的扣大棚。多年来,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浇地一直采用传统的引水灌溉方式,“就是引一条水道,从井里抽水浇地,说白了就是''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不说,质量也不高。”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史世纯说。
然而,近两年,龙口市干旱少雨,降水量明显偏少,用水情况不容乐观,农业灌溉用水匮乏,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后田村村“两委”决定在农业灌溉用水上做文章,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今年4月份,村“两委”投资35万元,购进1万多米优质的UPVC节水灌溉管,埋设在地下70cm处,管道覆盖全村2000多亩农业用地。在地面上,每隔20米设置一个出水口,加盖封闭。同时,为每户村民办理了电度表智能卡。从5月下旬开始,村民浇地只要把自己地块附近的出水口盖打开,插卡拉闸就可以了。
“拿农田来说,以前浇一亩地平均需要1小时,用9度电。现在40分钟就能浇完,还能省下2度电。”该村村民史世远说,自打用上节水灌溉设施,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浇一亩地省下近半钱
村“两委”引进节水灌溉设施的做法,让后田村的广大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的节水意识也大幅提高。最近,部分村民又自掏腰包,购进高标准的滴灌设备,用于浇灌葡萄大棚。
6月19日,走进徐福街道后田村。在村民孙毅的指引下,来到他家种植的4亩葡萄大棚里。葡萄的枝叶在阳光照射下,泛着绿油油的光,一派生机勃勃。地面上,一条条拇指粗的黑色滴灌管道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再一细看,黑色管道的表面均匀地排列着许多小孔,水从小孔流出,精准喷洒在要浇灌的地面。
据孙毅介绍,引进这个滴灌设备的成本比较高,1亩地需要1300余元,但却非常实用,可通过局部湿润灌溉,田间土壤疏松,通透气性良好,易溶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随水滴入,减少中耕、施肥、喷药、锄草的作业次数和劳动力投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全村70多户村民种植的300多亩葡萄大棚都用上了滴灌设备。
“实施滴灌工程,浇地都不用专人看守,只要把电闸推上,设定好时间,然后该忙什么忙什么,到点来关闸就行。”孙毅说,现在浇一亩地只需四五元钱,节省了近一半费用,可以说用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观的节水效益,激发了村民实施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俺家有60亩葡萄大棚呢,最近也准备上滴灌设备。”正在低头忙活的村民田树琪说,看到周围的村民都用上了滴灌设备,他也起了心思。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了些,但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