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垃圾挤压成“压缩饼干”、干湿分离进入不同程序、筛选出金属等可再利用成分、最后20%残渣进行填埋……这一套“变废为宝”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是现有垃圾处理方式中最先进、资源化最高的处理工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可达80%。年底,这个工艺就将在贵州省贵阳市高雁垃圾处理场得到应用,该项目第一条600吨生产线日前已开工。
项目负责人张岩峰,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目前任职北京环卫集团西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贵阳市城管系统的工作人员都亲切称他为“垃圾博士”。
张岩峰说,这套工艺是由北京环卫集团综合国内外先进工艺创造出的,已在北京董村垃圾综合处理站成功试点。贵阳市高雁垃圾填埋场技改升级项目,将移植、复制、升级“京环模式”,全方位提升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污染防治标准。
据介绍,该工艺以机械分选为基础,将进入垃圾场的“新鲜垃圾”先进行分离分选处理,分离出宜生化的“湿垃圾”和“干垃圾”。分选出来的“湿垃圾”将进入厌氧处理系统进行厌氧干发酵。厌氧干发酵采用卧式罐分段搅拌工艺,产出沼气,将沼气进行分离与净化,制成压缩天然气,可以接入燃气管网。厌氧干发酵后产生的沼渣采用好氧堆肥工艺进行堆肥,制成营养土再利用。“干垃圾”则将进行再筛选,将金属、塑料、营养土等可再利用的成分筛选后,剩下的部分制成燃料棒,进入气化能源站,发电上网。各个阶段产生的残渣,最终剩下20%进入填埋区。产生的渗滤液包括沼液,将进入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
而对于高雁垃圾场目前库存的700万方“陈腐垃圾”,也将进行可用物质再选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可以筛选出40%左右的可用物质,大大减轻现有库容负担。
三年时间内,该项目每年将完成一条600吨生产线的建设,最终将达到80%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据北环集团测算,可延长该垃圾场使用年限30年。
市城管局总工程师胡开荣介绍,高雁垃圾填埋场从2001年底开始启用,每天要进行2200多吨的垃圾填埋工作。“通过处理‘陈腐垃圾’和‘新鲜垃圾’两条腿走路,将原来的卫生填埋方式转变为综合处理工艺,使垃圾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