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水平,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仍未出现明显减缓。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于2015年6月3日公布了美国石油库存数据。截至5月31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不含石油战略储备)4.8484亿桶,库存量位于8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时,GDP增长停滞在0.2%左右,这意味着石油工业供过于求的现状暂时难以缓解。即便是一向乐观的国际能源署(IEA)也不得不承认,石油市场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在4月20日举办的IHS剑桥能源研究协会年度峰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美国已成为国际能源市场新的“无拘束生产者(swing producer)”,并且能源市场的“力量均势”已经开始有利于美国。美国石油协会的首席执行官甚至预测,美国即将成为新的石油输出组织,取代OPEC。
但是,以上预测均基于美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尽管美国的能源产业,特别是石油工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但也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美国的石油市场由众多私人公司组成,而这些公司的安全性大大低于沙特阿拉伯国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国营石油公司。美国的石油工业缺乏市场力量,石油公司之间无法形成如OPEC成员国的垄断合作关系。相反,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美国公司必须基于短期考虑采取行动,以应对OPEC成员国并不面临的问题。
债务问题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大陆资源公司等大型企业可能不存在严重的债务问题,但是,许多中小型能源公司,特别是页岩企业,都有较高的杠杆。为了偿还短期债务,这些公司不得不牺牲长期投资机会,来换取短期收益增长。
而大型能源公司,如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可能会以债务形式融资扩张,但雄厚的资本使得以部分短期收入来换取长期增长对这些公司来讲并不是问题。
股东干预
几乎所有的美国能源公司,不论大小,都是公开交易的,因此必须对股东负责。维权对冲基金(activist hedge fund)的兴起和活跃,意味着股东们在管控公司方面表现积极。与公司CEO不同,股东们有时会优先考虑短期利益。相反,只要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能够为沙特王国的财政预算提供资金支持,它便可以自由地追求唯一的目标:长期利润。
资源竞争
与国营石油企业对其国内的石油资源有垄断力量不同,美国的石油公司必须同国内以及国外的能源企业竞争国内资源。持续地为不一定能带来盈利的经营许可权竞标,给美国能源市场带来了相当大的波动性。而另一方面,沙特石油公司则可以在任何时刻对其能向市场提供的石油量做出明确判断。尽管估算错误等问题常会出现,但对石油产业收益起决定作用的是垄断性质的沙特石油公司,而并非市场竞争。
缺乏集中化管理
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对整个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都具有垄断力,但在美国,与沙特国家储量相当的石油资源却是由数量众多、背景各异的能源公司控制。这些美国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董事会和股东,在任何时刻都是以最优于其业务的行动方案为基础做出决策。与之不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拥有一个集中化的决策过程,并且只听任于它唯一的所有者—沙特阿拉伯王氏。沙特阿拉伯境内全部的石油资源均可被安排用于其长期战略的实施,而美国掌控的石油资源却由大量国内国外、拥有不同短期经营策略的公司瓜分。此外,在美国,除非获得政府认可,否则任何涉及“勾结”的行为都会违反反垄断法。
公众舆论
在美国,公众舆论的作用十分重要,甚至能够导致重点工业项目的关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北方天然气管道公司试图在西雅图和明尼苏达州之间修建运输管道,用以将阿拉斯加的石油运往中西部炼油厂。除了西雅图市议会,州政府、多个印第安土著部落,以及联邦政府都同意该管道的修建,但仅仅就是环保运动对西雅图这一座城市的影响,使得该项目最终未能通过。
与之相似,近来的基斯顿输油管发展计划、海上钻井协议,以及在联邦土地上进行水力压裂等项目都受到了公众舆论的影响。由于公众舆论随时可能终结有大量资本投入的项目,美国的石油公司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它们需要连续不断地在公关活动上投入大量资金来提升自身形象,使这种风险降至最小。人们常常会在黄金时段的广告中看到英国石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承诺在阿拉斯加的钻井安全以及埃克森美孚为女孩提供的干细胞项目。相反,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并不需要为公众的“突发奇想”或是来自环境保护者的攻击担心。
政府政策
美国的石油工业受到政府的严重干预,而政府政策往往随着监管者和政客们的利益目标而改变。政治利益冲突给美国石油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影响着长期项目的投资。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行为决策始终与沙特政府的利益目标一致,整个石油市场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错误的预测
认为美国石油工业将会取代OPEC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一预测的错误在于将石油产量等同于石油市场的控制力。
美国的石油生产能力或许能够抗衡甚至超越沙特阿拉伯地区的原油储量,但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对国内资源的垄断力以及专注于长期增长的能力,使得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美国能源企业并不能显著改变世界能源市场的力量的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