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9日在京召开,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会上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环境保护大有可为的战略决胜期,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融合,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陈吉宁表示,“十三五”时期的环境保护仍处于负重前行困难期和大有作为关键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处于新老交替阶段,经济转型压力明显加大,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持续存在,环境质量改善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环境保护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大,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如果复制东部过去的粗放发展模式,将带来更大的生态环境风险。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环境保护的难得机遇。”陈吉宁说。
陈吉宁从五方面阐释了这一“难得机遇”:一是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协调推进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新契机;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为环保带来政策与法治红利。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环境政策、经济政策、发展政策深度融合,增强了环保的主动性;依法治污、依法行政,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极大促进了各种经济政策在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管理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及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技术红利将充分释放;四是资源能源消费高位缓增,污染物新增量收窄,能源结构将更加优化;五是公众对环保广泛关注,参与范围与程度逐步加深,将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和新部署,发布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4月环保部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陈吉宁说。
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举办,国合会部分委员和国际社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十三五”时期环境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