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河北大学一座亮堂的三层小楼里,一块“河北大学低碳研究院”的牌子挂了起来。这块牌子背后,既是河北大学整合了其内部河北大学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大学现代检测技术与质量工程实验中心等5所研究所的实验室资源,更有中关村撬动过来的国际国内智力资源。
原世界银行首席能源专家鲍勃·泰勒、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李来来、东京大学智慧能源专家江崎浩、国家建筑领域能源专家院士江忆……在河北低碳研究院院长、中关村国标节能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忠敏拿出的这个长达6页的名单上,足足列有102位低碳能源领域国际国内“大拿”的名字。而他们从即日起,陆续开始担任研究院兼职教授的角色,参与低碳节能技术的科研和教学。
“怎么能帮一个企业节能一个百分点?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在未来,"节能工程师"或许就能帮他们快速解决这类问题。”王忠敏说。目前,全国高校中很少有设置节能减排专业的。由于相关专业人才缺失,即使开发出了有效的高新技术,用能单位也很难了解引进和消化吸收。在对节能减排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核查、检测、评价、咨询、认证等方面也有很大缺失。
针对这一困境,低碳研究院除了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做技术攻关和科研,还将在节能减排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尝试,从“低碳研究院”向“低碳学院”发展。目前,研究院已经向教育部门提出设置全国首个“低碳工程”专业的申请。一旦申请成功,河北大学原环境工程、能源等相关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可以在低碳研究院得到低碳工程专业的联合培养,并在毕业时拿到相应的专业证书。
此外,研究院已经与世界资源研究所、东京大学达成协议,在河北低碳研究院就读的研究生,今后将可以赴这些机构实习、学术交换,并在中关村国标节能低碳技术研究院、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的下属企业进行节能工程“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