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四届四次党代会根据台州实际提出的“一都三城”城市发展定位,对“五水共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好“一都三城”,“五水共治”是关键,将为其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
一、科学治水治出现代化港湾都市区。
一是科学治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特别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各类河道的防洪与排涝能力、加强水生态修复效率、营造环境景观的各类功能,才能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发展。促转型、谋发展,只有治好产业、生活之水,不排污入河,保供水、排涝水、抓节水,社会才会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二是科学治水是经济提升的必然要求。政府要发挥水务一体化的职能作用来管好水用好水,以水为杠杆来接地气、促民生、保发展。要改变经济发展需以环境为代价的现象,只有消除劣五类水,提升水质,消灭黑臭河,清理垃圾河,整治环境,达到城市、人、水三位一体的经济和谐体,生活才会更美好,人民才会更幸福,城市才会更发展。
三是科学治水是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区域发展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岸,治岸先截污,截污先纳管。只有实现“一河一策”,重视河道污染源、水生态、地形等因素,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截污控源,特别是控制沿河点源和面源的排入,减少陆上污染源和截污纳管,以此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通过河道水体修复,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等整治,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新景象。科学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着实推进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有效提升。
二是依法治水治出国际智造名城。
一是依法加大主导产业整治力气。特别是对重污染高耗能产业,包括工业的掠夺性水耗产业,农业的漫灌式水耗产业、服务业的奢侈型水耗产业等危及水安全的行为,需大力整治,防止水赤字,保护水安全。特别要转型大力发展一些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高科技智慧产业。
二是依法推进“两化”治理力度。治理工业化、农业化污染,必依法打击偷排、直排、乱排行为。通过铁腕整治,让一些不合法、不达标、不环保等企业及养殖场关闭或转型升级,鼓励通过智慧手段、智造技术、智能设备来发展“两化”。特别要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中的规定,将治污进入新常态,通过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强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
三是依法加强服务业整顿力度。鼓励服务业等用水大户,通过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国际智能设备,努力转型提升全力节水。同时根据相关条例,依法整治相应产污企业。
三是全民治水治出海上丝路港城。
一是治水兴港,打造最美生态港湾。治好海洋之水、港口之水,还海洋一片蔚蓝,让海洋物流蓬勃发展,让贸易经济迅猛提速,让国内外都感受到港湾之美。要以治水兴港湾、以港湾带经济、以经济促发展,打造最美海上丝路。可以通过港航、海洋渔业、海事、水利、城管、公安(边防)等部门展开联合行动,打击违法建造小码头,清理非法网箱渔网、清除航障、沉船及餐饮船舶等,进一步推进文明合法的涉港、涉航工作,确保水道航道整洁畅通。
二是治理三湾,构建海湾经济发展大平台。通过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的治理,给通航、海洋渔业、旅游业等创造水天一色、湾美景致的环境。通过整治防止废水、废料直排、偷排海洋,倒逼港湾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各种科技手段治理港湾之水,打击非法电鱼,打击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兴湾、护湾、净湾,还港湾居民以碧海蓝天。
三是治污护港,积极造就美丽开放家园。只有港湾清、海水绿,才能突显出真正的海上丝路,才能把海上丝路发扬光大,才能彰显台州沿海都城之秀美。在港湾开放中,更要从严治水,抓好船舶排污的治理,从源头上截堵。同时,发动全民开展港湾治理,让港湾重现生态美景。
四是生态治水治出山海宜居美城。
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美城就是惠民利民。城市之美,离不开生态,离不开公众的自律。要以踏石留印的精神,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基础;要以“河长制”为抓手,明确市、县、乡(镇)、村(居)四级“河长”的责任体系,实行每条责任河道考核机制,将控源截污、整治河岸、清淤疏浚、修复生态等作为重点,确保河长治水有力度。
二是山海景观就是水纳百川,人文之美就是水乳交融。要更加注重本地人文生态资源,提升宜居美城的品质及内涵,发扬山海文化,突出人文之美。因此,消除劣五类水质志在必行。要按照“一断面一方案”的要求,制定每个劣Ⅴ类水质断面整治计划,明确责任表、时间表、项目表,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还要对Ⅴ类水质断面(接近劣Ⅴ类,处于临界状态)采取治理措施,防止反弹。
三是情系民生就是水润万家,生活之美就是水媚江南。饮用水安全既是民生之基,也是山海宜居美城的首要条件。水好万家睦,水好美城兴,城市的发展以水为基,水质的改善提升要借全民之力,合力治水护水,才能再现江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