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质浑浊的“小黑河”、散发异味的“一湖酱油”,到水清鱼游、白鹭翩翩,山东省在水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众多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也正逐步恢复。2010年底,山东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成为全省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转折。今年,山东省又提出了省控重点河流年底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
山东省把实施科学治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针对高污染、高耗水和生态破坏三大类突出环境问题,在南四湖等流域大规模推广“治用保”流域污染治理体系,逐步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小清河摆脱“小黑河”臭名
“绝迹十多年的小银鱼回来了,刀鱼、对虾也能见到了。”在前往小清河入海口提取水样的船上,山东省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自豪地说。
70年代前的小清河水质清澈、鱼虾成群,沿岸绿树成荫、池藕成片,沿河人民广得鱼盐之利、湖田之惠。而随着流域内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小清河污染日趋严重,湖泊萎缩,河流干涸,臭气熏天,垃圾成堆,逐渐变成了一条“大污河”。在2000年时小清河整个流域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高达340mg/L,被人们戏称为“小黑河”。
“经过治理,河里不仅有了鱼,而且出现了苲草。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小时候在湖里游泳见过这种草,从上世纪80年代往后就没有再见过了。”在马踏湖边,桓台县环保局局长徐立告诉记者。
小清河流域已从曾经的鱼虾绝迹,到目前已恢复鱼类27种。
绝迹多年鱼类重现南四湖
在南四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成果更是喜人。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4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水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山东省南四湖流域生物多样性曾一度遭受严重侵害,部分入湖河流断流干涸,部分湖区面积萎缩沦为沼泽,部分湿地被开发成鱼塘,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湖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经过治理,目前南四湖已恢复水生高等植物79种,恢复鱼类52种,恢复浮游植物119种,底栖动物52种,表征南四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综合指数(EHCI)为75,已达到较高水平。栖息的鸟类达200多种,其中包括白枕鹤、大天鹅等国家级珍禽,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鳜鱼等再现南四湖,支流白马河也发现了素有“水中熊猫”之称、对水质洁净极为敏感的桃花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