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江南水乡,河流众多。全省70%的人口、绝大多数城镇、绝大多数产业都集中布局在仅占全省国土面积20%左右的平原和江河中下游地区,由此带来的水环境负荷特别重。
记者日前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浙江,浙江省环保厅厅长、省生态办主任、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徐震说,浙江治水,力度、广度、深度都是空前的,在坚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的同时,提出“治污必先治水”。“十二五”以来,重点开展了铅蓄电池、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等6大涉水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大幅削减对水体的污染排放。其中,全省273家铅蓄电池企业关闭224家,行业总产值较整治前增长113.2%,利润增长174.5%;1544家电镀企业关闭734家,行业总产值增长45%;180家制革企业关闭106家,行业总产值增长66%;造纸、印染、化工行业累计关闭企业1139家,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28.5%、35.1%、23.6%,行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8%、17%、51%;浦江县水晶企业从22000家锐减到1376家,彻底摆脱水晶产业依赖,成为2014年浙江经济年度样板。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浦江县位于钱塘江的上游。浦江县恒昌集团王勇告诉记者,从浙江实施“五水共治”以来,企业累计投资1.6亿元,用于车间改造、设备升级和环保整治,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达9000吨的废水处理系统。2014年,企业在废水排放色度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基础上,不断自我加压,投资近1000万元,新增臭氧脱色系统,吨水强氧化性处理成本为1—1.5元,打造出印染行业出水的“浦江标准”——基本无色。自主开发了燃料、助剂自动配送系统,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失以及废水、污泥的产生量。
王勇说,整治后,企业出水COD(化学需氧量)小于或等于120毫克/升,而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是小于或等于200毫克/升,出水基本无色,远低于国家和浙江省要求的控制指标;节能效应明显,吨纱取水量从80吨降低到45吨,重复用水率达43%,日节约用水3500吨,年节约用水105万吨;中水回用日回用量2000吨,年回用量可达60万吨;车间吨纱用能节省三分之一,年节约标准煤4500吨,利润同比增加三分之一。
浦江县环保局局长徐江进说,恒昌集团是污染国控企业,其废水处理后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而且所有排污信息都必须公布在门口的显示电子屏上,做到“阳光排污”。
“我们县环保局才8人,管几百家企业,环保执法人员19人,这些人把所有支流、河道水质检测一遍,至少要三天三夜。因此,治污光靠环保局是不行的。我们不但要让企业强化环保意识,投设备资金来治污,还要从重打击,从快整治,形成环保合力。”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说,浦江现在还推行公众随手拍污染,微信举报,秒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