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路透社5月13日报道,现年66岁的中国白电巨头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近来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当前的市场趋势,海尔已经暂时冻结了大规模海外收购计划,专注智能家电领域的创新和研发。
作为全球第二大家电生产商,近年来海尔先后收购了新西兰高端电器品牌斐雪派克公司(Fisher & Paykel)、日本三洋电机的家电业务,和以惠而浦公司为代表的其他著名家电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
张瑞敏在海尔青岛总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表示,公司过去认为只要提高产量,就能扩大出口。其实这个想法是错的,行不通的。
现在,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海尔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消费品牌之一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海尔通过采取扁平化管理,精简员工等措施来维持公司利润。
张瑞敏说道,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除了传统的家电生产,海尔必须着手开展互联网业务。
据悉,海尔2014年的销售额增长了11%,达到3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22.6亿元),公司净利润也增至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尽管如此,公司的净利润率仍十分微薄,只有3.6%左右。
此外,张瑞敏还表示,海尔总部还已召回了全球24个生产点里所有中国行政人员,把各地生产活动交由当地管理者打理。避免用中国思维管理海外市场。
“意外”的成功之路
报道中称,实际上,不管是海尔的成功,还是张瑞敏的成功,都让人倍感意外。
1984年,张瑞敏临危受命,接任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1985年,“砸冰箱”事件让他在中国小有名气。张瑞敏当众用锤子砸毁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强调高品质的重要性,工厂的转型也拉开了序幕。
之后,海尔公司不断壮大,张瑞敏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也赢得全球管理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他先后应邀赴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管理学院、瑞士IMD商学院和日本神户大学商学院演讲。
30多年来,张瑞敏带领海尔完成了五次重要转型。最近一次是他提出的消减中层管理人员的理念。取而代之的是每2000名员工组建一个自主经营体,实现团队自我管理。
此外,海尔已经成功吸引到了阿里巴巴、KKR集团等著名公司的投资;公司的股票行情也非常好。
努力打造“智能工厂”
当前,海尔正在打造互联网业务。通过四个在线智能工厂,生产提供定制家电服务。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应用程序,顾客通过它能看到产品的制作过程。
张瑞敏表示,海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在无线时代,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家电公司。用户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其他控制装置,就能直接操控家电。
尽管张瑞敏暂时搁浅了海外并购的理念,但全球化投资的进程仍在进一步推进中。4月,海尔在波兰西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建立新工厂生产电冰箱,该工厂有望成为欧洲和俄罗斯市场的制造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Michael Cusumano表示,张瑞敏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CEO,因为他不仅仅只会生产冰箱,还会思考公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