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山东的能源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读中国能源。”采访中,山东省能源监管办专员付海波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山东一直都像是一处展示中国能源结构的微缩景观。在业界人士眼中,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资源较丰富,特高压入鲁,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核电开发条件优越,资源可谓“丰富多彩”。
既是经济大省,也是能耗大省,山东这一特点又不同于其他省份。目前,山东省能源消费增速高于国家要求的目标,煤炭消费占比仍达70%左右,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压力之下,山东并没有强行踩下能源结构调整的“急刹车”,而是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淘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落后产能,倒逼煤炭等传统能源转型,在能源多元化策略下,无形之手运掌齐鲁大地。
改造落后产能
煤炭一直在山东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统计,山东全省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31亿吨,约占全国的3%。保有地质储量249亿吨,2014年山东煤炭消费3.7亿吨,约占全国10%。相应的,山东产业结构以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船舶、炼油、轮胎等高耗能产业为主。
“能源问题归根结底是产业发展问题。”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能源交通处处长郭晓东在谈及山东能源结构时说。
通过打破所有制限制,培植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淘汰、兼并一部分资金薄弱、技术落后的产能,控制能源消耗,是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至此,用煤的高耗能产业和能源转型产生了密切关联,山东省最大的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以精煤战略带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带来了新的启示。
山东能源力推煤矿全部入洗,可一些电厂与钢铁企业不愿接受精煤,原因是很多机组按煤质设计,过去设计的机组烧没洗过的煤一直很“顺手”,烧精煤反而增加成本。
为此,在引导钢厂用精煤的同时,山东能源又另出钱帮企业改造工艺,承诺改造后再算账。而工艺得到改进,燃烧充分不浪费,污染排放、生产成本下降,企业逐渐接受了精煤。“企业都会算账。”该集团宣传部副处长姜玉泰告诉记者。
提振清洁能源
郭晓东表示,作为石化燃料的替代,山东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14年,山东全年新增风电122.2万千瓦,年底总装机达到622.4万千瓦,风电发电量100.9亿千瓦。
去年,山东省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对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别再给予每千瓦时0.20元、0.05元电价补贴。
山东能源监管办进一步加强风电项目接入电网、风电场并网运行和全额保障性收购的监管。同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管,为新能源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4年,山东省风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光伏等装机合计755万千瓦,同比增加154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比重为9.5%,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核电在山东能源替代中是重要一环。山东核电公司副总经理关先林介绍说,目前山东海阳核电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AP1000核电机组、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20万千瓦示范核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海阳核电二期2×125万千瓦核电机组、国核大型先进压水堆2台CAP1400示范核电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到2020年山东核电上网电量有望达到700万千瓦左右。
以核电项目为依托,烟台、威海两市核电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下一步,山东将按照国家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有序推进省内核电项目规划建设。
外电入鲁补缺口
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规划一处处长牟宏表示,山东电源发展受环保等多方因素限制,存在缺口,2015年用电缺口在600~700万千瓦,再往远看,缺口会越来越大。而那些被市场冲击掉的煤也需以其他方式补给。
外电入鲁是山东能源的一大助力。山东省长郭树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5年省政府将积极争取内蒙古上海庙、陕西榆横至我省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牟宏表示:“三条特高压把西部的电送到山东,可以解决山东用电缺口。” 国家能源局已经批准了山东省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榆横—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展前期工作,其中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已核准并开工建设。
三条输电新通道建成后,可新增省外来电1800万千瓦左右,加上原有宁东直流、河北辛安、黄骅至山东省500千伏联网工程三条“外电入鲁”通道。山东接纳外电总容量达2500万千瓦,年接纳外电占到全省年用电量近1/3,可年减少省内标煤消耗6000万吨。
构建北方能源基地港口群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韩、中澳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机遇,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胶东半岛要充分利用沿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努力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郭晓东认为,山东在“一带一路”的布局下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山东沿海港口不仅仅是山东的港口,腹地可延伸至内蒙古、山西。
正如郭晓东所说,依托烟台、青岛等环渤海沿岸的港口,山东省政府与中石化、中海油一起结合山东省石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炼油行业退城进园和向沿海布局。从而发展壮大青岛、烟台、威海、广饶等产业集群。
中国石化近年来依托青岛港、日照港油品码头,在青岛地区建设了青岛石化、青岛炼化、黄岛油库、日照商储库、董家口LNG接收站等大型油气项目及配套原油、成品油、天然气长输管网。
中海油也在烟台、威海地区采取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合作等方式建设了山东海化集团、烟台油库还有长达636千米的中世天然气管网和540千米山东联合能源原油、燃料油管线等大型项目。
两大石油巨头围绕胶州湾的动作,不仅有效了解决山东缺油少气问题,而且利用港口优势,发展沿海地炼产业链。
伴随着瓦日铁路的通车,山西与内蒙古的煤炭可以从烟台和威海下海抵达世界各地,围绕青岛烟台的中国北方能源基地港口群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