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第一次赴战地伊拉克采访,32岁赴也门采访到也门反对派领导人萨迪克·艾哈迈尔……近日,当环球时报战地记者、南京人陆云出现在本报记者眼前时,他已经换了新身份——智能电网产业从业者。
打开手中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各种曲线图随着时间流逝变换着数字、形状。陆云说,这些图表,实时体现着中国南京软件谷紫金雨花创业特别社区两栋办公楼的用电情况。
作为创业载体,紫金雨花创业特别社区里各种企业星罗棋布。过去收电费的方式是,供电部门先根据总表,向特别社区收取费用,特别社区垫付资金后,再挨家挨户分别收电费。但是问题来了,供电局收的电费,和特别社区收上来的电费竟然“对不上”,一年要倒贴20万—30万元。
“我们上门一查,原因很多,有的企业用的是老款电表,走得不准,还有地方出现了线损。”陆云说,他做的项目叫电力需求侧管理智能应用云平台,这个云平台像个“医生”,精准把脉、专治跑冒滴漏。方法很简单,给电力的每一个回路安装一个特殊“小匣子”,“小匣子”可以实时向云平台反馈每一个办公室、食堂,甚至每一台机器的用电情况。这套系统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构造挺复杂,综合利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电力电能专家分析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采集信息的频率是一分钟一次,比国内同类产品快5倍。一套系统可以同时监控100万个“小匣子”,容量是同行的10倍。
用上它的好处是,检测精准,收电费再也不会“对不上账”,而且还可以帮助用户精细化管理。比如,工厂里,大型机器是“电老虎”,如果3个班组轮流用,同样的工作量,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比哪个班组用电最少,来纠正工人的操作问题。“我们会根据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做用电管理,还可以把汇总到的海量数据提供给政府,作为规划有序用电的依据。”
很多人对于陆云进入智能电网行业非常意外。其实他出生在电力之家。他爸爸的爷爷是上海第一代电力工人,他的爷爷参与了南京第一条输变电线路的设计,他的爸爸和很多亲戚都在这个行业。倒是陆云选择当记者在家人眼中是个大意外。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陆云在新华社、环球时报都工作过。南京不少人熟悉他,是因为2003年,当时年仅24岁的陆云就去战地伊拉克采访了一个月,最近的一次,导弹打到了离他仅5分钟路程的商业中心。2011年,也门反对派领导人萨迪克·艾哈迈尔受也门政府通缉,一直行踪神秘,但这位领导人却秘密接受了陆云的采访。
干过媒体,去过战地,如今爱“折腾”的陆云想换一个跑道,向新的领域挑战。2013年底,他作为大股东创办南京士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我有行业资源、有政策敏感性,市场派和电力行业的技术派正好互补。目前公司核心团队有6个人,除了我其他都是电力行业资深研发人员。当前智能电网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但是很多企业‘扎堆’于产业上游,而我们关注的是智能电网产业链的最末梢,对电力入户之后进行监测和分析,推进节能。”陆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