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猫定制小家电行业峰会在阿里巴巴产业园举行,让“定制”家电再一次回到消费者视线。到底什么是定制?它是一种趋势、潮流还是一场势在必行的变革?
“定制”概念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不新鲜,从林志颖的Kimi手机构想、韩庚的定制手机“庚Phone”以及崔健的“蓝色骨头”手机,一众明星早已玩儿开“定制”。如果说手机算家电的周边产品,那纵观2015年家电博览会你会发现,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产品也开始投身色彩怀抱,而力推4K画质、智能概念的彩电行业,也开始转攻个性化。
对于小家电行业更是如此, “定制”大餐早已被天猫、苏宁等食过。去年天猫的小家电包销定制亦交出一份7日售出18万台的不俗成绩。苏宁也在去年的“双十一”期间推出了小家电“life+”计划,推出了婴儿族、妈妈族、爱饮族、吃货族等多种定制产品套餐。
“85后”、“90后”消费者群体不断崛起,要让他们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选择这种“短平快”的销售模式无疑是合理的。
在传统的家电卖场里,小家电的售卖机型往往掌握在厂家手中,从工厂生产,到卖家销售,再到顾客购买。工厂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购买什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买到真正想要的小家电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电商把触角伸向定制包销产品,从而抢食小家电市场份额。
天猫电器城总经理印井认为,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可以起到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作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喜好,经过大数据分析,将推动生产出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IDG资本副总裁楼军也曾表示:“大数据定制模式是大趋势,将深刻改变中国制造业。传统模式下,生产商通常采用全渠道大面积铺货战略,这会带来库存压力以及上游产业链应收账期的问题。定制模式,可以大幅压缩库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定制化家电似乎是应运而生的产物。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定制”产品与消费者心中的“私人定制”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管是天猫、苏宁等电商的小家电包销定制,还是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的专属定制产品,用“集中定制”来形容它们更加贴切些,征集有同类需求的消费者共同参与投票,最后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即把有同类需求的消费者集合到一起,生产他们所需的产品。在线定制,已不再是小众人群的专属。
中国家电研究院研发设计中心品牌总监苏亮表示:“个性和品质,是消费者的两大诉求,为了满足这一诉求,家电企业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始终未迎来大规模的市场增量。而随着新一批消费主力的到来和家电企业越来越成熟的使用互联网工具,定制家电即将迎来爆发。”
也有专家表示,要想实现私人定制,应该像手机、电脑一样模块化生产。这样既能让用户对产品的配置有很大的把控度,用自己需要的硬件实现所需的功能,同时在更新、维护上也方便容易,避免了整机报废造成的资源浪费。(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