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下,被视为观测经济“冷暖”重要指标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开始放缓。国家能源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901亿千瓦时,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0.8%。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同时创下5年来新低。
其中,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448亿千瓦时,创11个月来次低,同比下降2.2%,连续两个月下滑。
分产业看,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1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第二产业用电量9079亿千瓦时,下降0.6%;第三产业用电量1749亿千瓦时,增长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901亿千瓦时,增长2.6%。
统计数据显示,1-3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954小时,同比减少84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609小时,增长5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106小时,减少122小时。
此外,一季度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807万千瓦,其中,水电159万千瓦,火电994万千瓦。
国家统计局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4月15日就201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当经济下行的时候,重工业下滑速度更快,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工业下滑更快。“在工业结构中有一个数据,6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0%左右,但6大高耗能工业的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60%以上。这样来讲,由于产值占比不一样,也影响用电弹性不一样。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由于高耗能工业快速回落,造成用电量下滑幅度更大。”
盛来运称,一季度工业用电量的下滑,跟政府多年来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方式、加快节能技术应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有关系的。去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今年一季度下降5.6%。节能技术的运用,减少了电力消耗,所以用电量下降幅度更大。此外,一季度用电量下滑还有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