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话诈骗案件频发,运营商被诉诸法庭,甚至被斥为诈骗“帮凶”的案件不时发生。运营商在电话诈骗案件中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呢?在昨日由深圳市公安局、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一场模拟法庭上,深圳法律界两位知名大律师就此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最后模拟法庭判决认为,当前网络信息诈骗屡禁不止,公民权益受到极大损失,未来仍有多发、高发之势,社会各界均需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昨日深圳大学法学院的模拟法庭内,一场围绕电话诈骗的口舌交锋正在展开。深圳法律界知名大律师潘翔、李军在名为《民声法庭》的模拟法庭节目拍摄现场,就一起电话诈骗案进行激辩。
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总结了近期电话诈骗案件的主要特征,归纳出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案例供讨论。案情显示:A市冼先生在接到社保诈骗电话,被犯罪分子骗取钱财之后报警。几天后,冼先生在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中看到B城市警方公布的近期高发的诈骗号码,被骗的冼先生通过核对,发现公布的号码与诈骗自己的号码相同。愤怒的冼先生拿起家里的座机尝试拨打,发现这个诈骗号码占线还能使用。于是,冼先生向C城市V运营公司提出索赔。而C城市V运营公司认为由于警方公布了诈骗号码,而且没有直接通知运营商关停,所以不应该给冼先生赔偿。
围绕上述虚拟案情,控辩双方律师围绕六大争论焦点问题展开了交锋,其中包括警方公布诈骗电话后,通讯运营商是否有义务关停诈骗电话?面对猖狂的信息诈骗,通讯运营商是否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等?最后模拟法庭判决称,立法部门应尽快调研,就反信息诈骗现象立法;运营商积极主动地参与、检查、审核诈骗信息,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市民朋友应积极应对、学习反诈骗常识,从自我做起。
腾讯安全专家蔡超维分析,诈骗分子一般是通过网络改号软件,利用“透传”等技术,实现在用户手机上来电显示指定的服务号码,博取用户的信任并进一步实施诈骗,给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他指,在2014年全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的诈骗电话就超过7226万次,2014年全年诈骗电话用户举报呈现爬坡式增长。
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吕福志在《民声法庭》中透露,该中心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已通知深圳的电信运营商关停各类诈骗电话6000多个,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运营商无法第一时间关停。“这其中包括外地的诈骗电话,和相当一部分的以170开头的虚拟电信运营商的电话号码。我们希望电信运营商能够进一步加强与警方的配合,对所属公司的诈骗电话第一时间加以处置,并且主动从源头上清理非实名的电话,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诈骗电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