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23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水,这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再次引发关注。
警惕:水资源利用逼近红线
水利部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
缺水,已是不争的事实。过度的开发利用、不均的资源分配、粗放的用水方式,又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危机进一步恶化。当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已逼近红线。海河、黄河、辽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106%、82%、76%,西北内陆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
在22日召开的“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通气会上,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巡视员颜勇表示,全国用水总量正逐步接近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开发空间十分有限。此外,我国北方地区人口、耕地、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42.1%、57.5%、42.7%,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产业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用水总量已逼近“天花板”,另一方面,我国的用水方式却依旧粗放。尽管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提升至0.52,但仍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左右,国内600多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超过15%。
颜勇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治理:节水、提效并举推进
面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划定了“三条红线”。2014年公布的考核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基本完成,用水总量控制在6183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4%,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3%。
水利部政法司司长李鹰介绍说,为切实保障国家水安全,水利部确定了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57项,今年将再开工27项。
相较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但农业用水效率并不高。为此,我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13年底,全国建成各类水库9.8万余座、大中型灌区7700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52亿亩。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07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4亿亩。
水利部农水司副司长倪文进表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20立方米下降到361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占全社会用水的比例从63%降低到55%,我国的节水灌溉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与此同时,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水权试点以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治水提供了新的体制思路。
转型: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3,比2010年提高了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67立方米,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至109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下降24%和19%。
屏蔽此推广内容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节水优先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先导作用和刚性约束,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李鹰透露,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农业节水方面,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在工业节水方面,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技术改造,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在城市节水方面,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普及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加快海水、中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同时,水利部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节水内生动力。加快建立水权制度体系,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积极推进水权交易;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业节水的重要突破口,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快依法节水管水,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陈晨)